骄阳如火,江水浩荡。
午后时分,如往常一样,江边村的渔船陆陆续续都靠了岸,这一天渔民的收获颇为丰盛,每条船的舱里都装满了个头十足的新鲜活鱼。船一靠岸,女人们就开始整理鱼网,准备织补打鱼时闯坏了的破洞,从凌晨就开始劳作的男人们则是坐在船帮上悠闲的抽着旱烟,看着舱里活蹦乱跳的鱼,心里盘算着价钱,等卖完了鱼一天的劳作也就结束了,回到家里喝壶小酒,拉拉家常,日子虽然平淡却也充实。
江边村地处边关,远离喧闹,小村临江而建,岸边灰白色的房屋整齐排列,俯瞰之下,一江横卧,沙白鸟飞,树木成荫,天然古朴。
村子里只有几十户人家,村里人世世代代,祖祖辈辈都以打渔为生,小村三面环水,四面环山,一条夹在山谷中的险路是村里唯一一条通往外界的道路,由于地处偏远,除了从城里来收鱼的鱼贩子之外,很少有外人到访,而这一天一个陌生的身影出现了。
说来也怪,原本平风无浪的天气,突然间就刮起了一阵大风,江面上浪头涌动,抬眼望去西南方压来一大片乌云,滚滚浓云顷刻间就到了头顶,遮天蔽日,天地间一片昏暗。突然刮起的狂风吹乱了网,掀起了大浪,摇撼着鱼船,树上的叶子,岸边的花瓣,被狂风像纸片一般卷在空中乱飞。这突如其来的变化让小码头上的渔民好一阵忙乱,赶紧收网c绑船,还没等收拾完,就已经霹雷电闪,豆粒大的雨滴淅淅沥沥的打在头顶上了。
“奇怪了,怎么就来雨了呢?”
“谁知道!早上看应该是大晴天啊!”
“赶紧收吧,看这天雨是小不了了。”
“哎!看来是又空欢喜一场,这鱼在舱里闷一宿不知道要死多少。”
“城里那帮死鱼贩子肯定又往死里压价。”
“遇到这鬼天气能有什么办法?”
这莫名其妙的一场雨让渔民们的美梦又化作了泡影,纷纷议论着,一阵忙乱之后终于是把器具都收拾好了,随手捡个能挡雨的家什,纷纷往家里跑。惯常在水上打渔的渔民们对天气的观察很准,几乎没有失误,早起看天气,星光璀璨,四面无风,原本应该是个大晴天,可这一次的确有点反常。好在渔民们手脚麻利,赶在大雨降下之前跑回了家,前脚刚进家门,天空中雷声大作,大滴的雨点就密密麻麻的打在地上,片刻间水雾弥漫,雨水淹没道路,与江面相连,水虽不深可那浓重的雾气很容易让人产生错觉,看起来好像整个渔村都陷入了汪洋大海中。
雨越下越大,乌云里电闪雷鸣,大雨天气,家家都关了门闭了户,原本就冷清的街道上没人出来走动。
就在人们都抱怨天气的时候,谁也没留意在这瓢泼大雨中,村头走来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老人戴着竹编的大斗笠,苍老的双手紧紧把一个四岁的男孩儿搂在胸前,为了尽量不让小男孩儿被雨水淋湿,老人把那大斗笠努力的向前倾斜,遮挡着孩子的大半个身体,老人的上身也尽量向前倾,如此一来老人背后就被雨水浇了个透。竟管斗笠遮挡着视线,脚下积水成河,老者却步伐矫健,沿着村里唯一一条街道稳稳前行。
“爷爷,咱们到家了吗?”小男孩睁着一双漆黑的大眼睛,躲在老者怀中,天真的问道。
“快了,不远了,就快到家了,村子东头就是咱们的家。”孩子的问话打断了老人的思绪,老人那原本犀利的目光一下变得柔和了许多。
“爷爷,我饿了”也不知这祖孙俩走了多远的路,小男孩儿也是一脸疲惫。
“哈哈,待会儿到家了,爷爷给你抓鱼吃。”老人和蔼的道。
“我要喝鱼汤。”
“哈哈,浩浩最爱喝鱼汤了,嘿嘿!”
“爷爷做的鱼汤最好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