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滕王高阁临江渚,佩玉鸣鸾罢歌舞。画栋朝飞南浦云,珠帘暮卷西山雨。闲云潭影日悠悠,物换星移几度秋。阁中帝子今何在?槛外长江空自流。

    这首乃是“初唐四杰”之一的王勃所作,这首诗原附于后,序末“四韵俱成”中的四韵,即借代此诗。此诗也是诗中精品,但由于序文的影响太大,淹没了这首诗的艺术价值,是以后世之人,只知,不知。

    这滕王阁因滕王李元婴得名,是李元婴任洪州都督时所建。李元婴乃是唐高祖李渊幼子,唐太宗李世民的弟弟。他生于皇家,骄奢淫逸,品行不端,毫无政绩可言。但他精于歌舞,善画蝴蝶,很有艺术才情,他修建滕王阁也是为了歌舞享乐的需要。滕王阁坐落于赣江边,俯视远望,视野极为开阔。这座江南名楼建于繁盛时期,此楼修建的也极具盛世气息,檐牙高耸,琉璃璀璨,果不愧“壮观”二字。王勃曾在中写道“层台耸翠,上出重霄;飞阁流丹,下临无地。鹤汀凫渚,穷岛屿之萦回;桂殿兰宫,即冈峦之体势。”

    上元三年,王勃赴交趾省探父,路经洪州,参与阎都督在滕王阁举行的宴会,即席而作。王勃与骆宾王、杨炯、卢照邻以诗文齐名,并称“初唐四杰”才华横溢,虽是即席而作,却写的神采飞扬,文笔瑰丽,字字珠玑,句句生辉,流传后世竟成为了一篇千古不朽的传世之作。这篇佳作在当时也是名动天下,其中“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一句成为名句传唱大江南北。文因阁成,而阁因文而成名,滕王阁因这篇名垂千古的骈文而扬名,与湖南的岳阳楼,湖北的黄鹤楼并称为江南三大名楼。渐渐的滕王阁就成了当地人心中的骄傲,文人雅士集会的好去处。

    “遥襟甫畅,逸兴遄飞。爽籁发而清风生,纤歌凝而白云遏。睢园绿竹,气凌彭泽之樽;邺水朱华,光照临川之笔。”滕王阁上一个颜面如玉的白衣公子临窗吟道,只见他骨清神秀,手拿一柄翠玉黄羽折扇。风吹的他衣袂飘飘,大有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之感。他身后立着四个绝色的侍女,当先一个一身青衣,手持一管碧玉箫。一个一身白衣,抱着一具瑶琴。一个一身黄衣,手持一口宝剑。而剩下的那个则是一身紫衣,手中也持一口宝剑。他继续道:“王勃也是才高之人,缘何看不开世俗的名利?说什么怀帝阍而不见,奉宣室以何年?”

    想是他们主仆一向随和,四个侍女并不拘谨,青衣侍女笑着答道:“天下之人谁不想着出将入相,紫袍加身。世人都被名利束缚住了,怎么会有少阁主闲云野鹤的情趣?”

    白衣侍女听了笑道:“姐姐这样说可就有失偏颇了,像王勃这种才子感叹失意,也并不全是悲于自己功名利禄,他也是想着建功立业,功显于当世,名垂于后世。青黛姐姐,你不见他文中写道:‘无路请缨,等终军之弱冠;有怀投笔,慕宗悫之长风。’紫菀妹妹,你说是不是呢?”她向穿紫衣的婢女问去。

    紫衣侍女正是唤作紫菀,她笑道:“白芷姐姐是在考较我了,我可不向你们那样懂什么建功立业、闲云野鹤。我只觉得王勃是个大才子,他写的‘潦水尽而寒潭清,烟光凝而暮山紫。俨骖騑于上路,访风景于崇阿。’之句美极了。还有‘云销雨霁,彩彻区明。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写的好极了。”

    “烟光凝而暮山紫。王勃都把你写进去了,你当然说他好了。”青黛故意把暮山紫的紫拉长了音道。

    她们嬉笑,黄衣女子一直安静不语,这时对白衣公子道:“眼前风景正好,公子何不抚琴一曲?”

    白衣公子道:“我正有此意,黄芩,拿琴来。”

    黄衣女子将瑶琴递给白衣公子。白衣公子将琴摆正,临窗而坐拨弄琴弦正了正音。琴音清越,宛如银河天流。白衣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