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王珣大叫:“祖父,您怎么对这如此粗鲁不堪的诗文大加赞赏?这可是有辱斯文的。”

    王导摇头道:“非也,诗文历来讲究直抒胸臆,峰儿的诗虽与时下的诗词歌赋有所不同,平仄押运也大相径庭,但是细细品读起来却另有一份激荡在心口。

    相比时下流行的咏花咏月,更有刚烈霸气之风,难得啊,难得啊,将来这首诗文恐怕要引领一代文风了。”

    王峰暗道:“王导果然文采过人,这种调式的宋词在大晋绝对是第一次接触,而他居然能判断如此准确,没有足够的文学修养是万万做不到这一点的,唉,辛弃疾老前辈,对不住了,几百年后您老人家再换首词写吧,这首词如今就要被载入史册了。”

    王导转身问道:“峰儿,你在建康时最不喜读书,为何在北地两年反而文学精进如斯?”

    王峰道:“无他,在北地每天都是生死悬于一线,生死关头反而内心空灵,有不少诗词灵感凭空出现,说实话,孙儿也是奇怪的很呢。”

    王导呵呵大笑:“灵台空寂,自然文思如泉,古人诚不我欺也!你们几个要好好听听,读书时最忌分心别顾,你们倒好,读书时心里却想着别的,说是举一反三,读书反而不能专心,以至于连诗作都流于世俗。”

    王珣等人尽管心中不服,却不敢出言顶撞,只得齐齐躬身道:“孙儿谨记。”

    王导满意的点点头,又对王峰道:“你这番在北地做下了这样大的事情,虽然凶险无比,但是也为大晋立下了偌大的功勋,连我也没有想到,你除了武功过人,居然还文采出众,这在世家中也是极少见的。峰儿啊,你还有其他的诗作吗?”

    王峰点点头,

    “还有几首,只不过都是战阵间隙有感而发而已,算不得什么诗作,祖父若是不嫌,孙儿愿意再吟诵几首。”

    王导抚须大笑:“好得很,快快吟来。”

    王峰心中道:“后世的几位诗人老爷子,对不住了,这次您们的几首词恐怕都要换人了,反正您们才高八斗,以后闲着没事,自己再写吧。”

    当下清清喉咙,来回度了几步,便开口道:“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故垒西边,人道是,三国周郎赤壁。乱石崩云,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画,一时多少豪杰!遥想公瑾当年,小乔初嫁了,雄姿英发,羽扇纶巾,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故国神游,多情应笑我,早生华发。人间如梦,一樽还酹江月。”

    当王峰吟诵完最后一个字,大厅里重归寂静。

    终于还是王导感叹打破了平静:“好一个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

    英雄气荡气回肠,便是老夫也不觉凛然。好啊,好啊!”

    王峰暗笑,当然是好,这可是苏轼老爷子传世百年的佳作啊,怎么会不好?

    但是偏偏又有不服气的,王珣低声嘀咕道:“说来说去全是军汉的粗野勾当,还把三国周瑜给拉了进来,难道是要借古人抬高自己吗?”

    王导面色一沉,刚要说话。王恢急忙开口道:“几位好兄弟的诗词已经领教过了,不过,我们王家最为擅长的是笔墨功夫,不如请峰弟挥毫泼墨题字一副如何?”

    王珣等人轰然叫好、王峰却大叫不妙,要知道王家是书法世家,王羲之、王献之都是王家的后裔,便是王珣、王恢在几年后也是当世著名的书法家,在这等人物面前,只有在小学临摹过几天大字的王峰哪有胆量挥毫泼墨?

    王珣见状,冷笑一声,吩咐下人准备书案,等书案准备好,他开口道:“既然峰老弟不愿意第一个献艺,那愚兄就献丑了,权当是抛砖引玉。”说罢伸手拿起毛笔,饱蘸浓墨,深深吸了口气,抬手在洁白的素纸上写下一个大大的“虎”字!

    不得不说,王珣的书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