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一直都是华夏各民族,特别是汉民族最重要的节日,人们对于春节的重视是其他任何节日都无法比拟的。
似乎是从出生开始,父辈的身传言教已经就开始一点一点的扎根在孩子幼小的心灵深处,年复一年的年年如此之后,孩子长大之后又把对于春节的重视传给自己的孩子。
就这么一代代的传承之后,春节就不仅仅是传说中躲避年这个怪兽这么简单了,而是一个融入了中华民族心底深处的文化传承。
回家过年!
在这个民工潮已经初步显现的二零零年,临近年关,多少背井离乡的打工者提着大包小包,满心欢喜的登上了开往家乡的列车。
春节,对于他们来说,就意味着家!春节回家,对于这些在外奔波了一年的打工仔来说,意味着团圆,意味着亲情。
可是,也应该看到,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物质极大丰富的同时,传统的风俗却开始受到外来文化和激烈竞争的影响开始被年轻人渐渐的忘却了。
以前,即使在怎么贫穷,再怎么忙碌,春节回家过年都是所与人心中最大的期盼。哪怕仅仅只是春节回家和家人热热乎乎的吃上一顿饺子,即使奔波千里也在所不惜。
可现在,那些已经熟悉了城市生活,熟悉了车来车往,灯红酒绿的大城市生活的年轻人,春节对于他们已经变成了一个负担,让他们头疼不已。
没到春节假期临近,他们一个个都变得没精打采的,因为这意味着他们又要难熬了!父母催婚,节日期间的各种花费,像是给孩子的压岁钱,给长辈的礼物,朋友的聚会等等,可能这一年攒下来的钱就要花掉大半甚至是全部了。
也不知道从什么开始的,人们开始流行起去外地旅游过年,去饭店定一桌年夜饭吃。这两年更是被很多人效仿,搞得很多饭店酒店过年期间都纷纷照常营业,好趁着过年大家消费高峰的时候好好赚上一笔。
相比之下,农村的过年氛围无疑要好太多了!
放鞭炮,备年食,虽然各地风俗不同,但是那种欢乐的氛围绝对不是城里人挂几个灯笼,贴一副对联就能比得了。像是王家庄这边,一般都是从腊月二十三小年开始,就要开始准备过年了。
首先就是这一天按照风俗要打扫卫生,扫去屋顶的蛛网,抹去镜子角落的尘埃,贴上新买的年画或者财神,最重要的就是中午的那一顿丰盛的午饭了。
本地的习俗都是中午饭要做的丰盛些,大年也是如此。这一点和很多地方都是晚上聚餐不一样,本地人大年那天都是一大早起来,天不亮就压家里男人和男孩去坟地给先人先去上坟烧纸。
回来随便吃点,然后一家人就要全家齐动手的准备中午那顿丰盛的午饭。这顿饭也没有什么固定的标准,但是约定俗成的一定要有鱼,要有一碗炖猪肉,一碗鸡肉。
而现在,更是流行起吃猪蹄和肘子!特别是猪肘子,个头不一的猪肘子整个放到锅里长时间炖煮之后,直接整个端上桌,看着就已经让喜欢吃肉的人口水直流了。
对于孩子们来说,年味可能就是天天都能吃到好东西,天天可以和小伙伴们聚到一起放鞭炮玩,当然,还有必不可少的压岁钱。
在农村,过年期间更是亲戚朋友之间相聚交流的最好时候。从初二或者初三开始,每天都有人家请客吃饭。
这或许是古老相传出来的一种联络感情的方式吧,大家可能平日里很难有见面的机会,但是在过年的时候趁着时间宽裕,自然要好好聚到一起聊聊家常,喝喝小酒。
亲戚多的,这一场能摆下一二十桌,少的也要摆上桌,打击一起热热闹那的吃上一顿饭,原本一年不见的陌生感顿时就没了踪影。
这个时候最兴奋的无疑就是孩子们了,没有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