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为什么这么好心呢?
难道我喜欢一个自由民主繁荣的倭国在东方屹立吗?
不,我不喜欢。我要的只是倭国分lie而已,我其实根本不在乎这个国家归谁,是归苏联人也好米国人也好或者归我也好,这都是不值一提的小事,我要的只是他们内战,他们流血。不管为了什么,只要流干他们的血就行,然后再变成一个四分五裂的倭国。
现在这个目标已经实现得差不多了,毕竟一个战后六千多万人口的国家,折腾到现在十五年时间不但没增长,居然还减少了几百万,这也算是对得起那几千万冤魂了,而且他们也快打下东京了,一个以东京为首都的倭人民共和国我还是比较喜欢的,但如果这个国家还包括名古屋我就不喜欢了,那时候我会毫不犹豫的一巴掌把他们扇回去。
我说了这么多只是想告诉你们,别再继续支持他们了,据我所知你们至少给了他们五十万吨粮食,一百五十架战斗机,三百辆坦克,可以武装三十万人的其他轻重武器,而且你们还在继续向他们提供这些,我现在只是想告诉你们,这样是没用的,徒然浪费宝贵的物资,他们的失败只在于什么时候到了我划的线而已。”
杨丰说道。
他絮絮叨叨说这么多,除了憋太久了需要找人倾诉外,主要就是想借着李同志的口坚定野坂打下东京的信心,毕竟倭国解放军虽然不断取得胜利,但实际上也已经筋疲力尽,从北海道打到现在死伤已经超过八十万了,北海道境内青壮年男子都难得看到一个,就算看到也是缺胳膊断腿的。
“元首阁下,我们还是先谈谈接下来的合作吧!”
老林没有跟他纠缠这个敏感话题,而是直接进入双方的下一步合作,随着双方关系升温,之前已经基本搁置的代工合作也重新开始,另外还有新华对大明的原材料出口,尤其是原油,煤炭还有稀土和各种药材高档食材之类东西,尤其是什么人参燕窝熊掌鲍鱼之类,这个在大明都是非常畅销的。
比如前几天还有一个老资本家冲着杨元首感慨好多年没吃蛤士蟆了,搞得杨丰都很无语,当年来时候见到大白馒头泣不成声,这才几年就惦记起蛤士蟆了。
当然这些小的事情杨丰是不需要去管的,实际上就算这些年双方贸易转冷期,北方商品也没少进入大明,只不过他们内部那些各种各样的事情牵扯,让双方贸易始终处在一种半死不活的状态。尤其是最近三年全民炼钢,粮食不足等等事情,对双方贸易影响尤其严重,毕竟大家都忙伟大建设去了,很难找出人来给这些遥远的资本家满山林抓蛤蟆去。
“我们必须引入一个信用机制,不能你们那里一出点事情就影响我这里的工厂,前年因为你们炼钢没人采药,就导致华药集团产量受到严重影响,销售额至少下降了十分之一,那可是整整三个亿的龙元。我不希望以后再发生这样的事情,所以信用机制必须建立,我的方案很简单,从下一笔交易开始,每一笔货款中拿出三分之一存在帝国银行,直到存够五亿龙元,一旦因为你们的原因违约,那么就从这笔钱中拿出相应赔偿金支付给受损失的商人。”
杨丰说道。
这种事情他必须提前做准备,当然他不是为了那点钱,他为的是最大限度保证新华的经济生产。
目前这种正常状态维持不了多久,很快就该进入大抽风了,有这样一个账户在外面制约着,说不定就算抽风状态下他们也还能维持一点正常生产,毕竟五亿龙元是一笔很恐怖的巨款,那是相当于五百吨黄金的。哪怕他们要抓ge命,也会想想万一这笔巨款便宜了别人呢?这样他们说不定能分出点人来干正常工作。
大明的质量标准可是极其严格的,他们如果提供的产品不符合标准,那么这边是不会收的,那些热血青年肯定赶不上真正的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