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跟我说,我父亲的大致情况他们已经知道了。他让我坐着稍许休息一会儿。

    待先前那人诊断完毕后,在他们的示意下,我坐到了老年妇人的身边。这个时候,我才意识到,这个似乎只有六十岁多一点的老年妇人真是传闻中的徐荷芬。她的笑容很和煦。带上估计是老花镜的眼睛先将先前那个医生的记载大致地看了一遍。然后就和风细雨地问了一些常规性的问题。

    “老人家有没有来?”中医讲究的是望闻问切,因此在了解了父亲的大概情况之后,徐荷芬便问道。

    “来了,在外边等着呢。”我如实地回答说。

    “那你现在就将老人家请过来,让我看看。”徐荷芬微笑着要求道。

    “我爸自己还不知道复发的事情,所以等会儿还请您说话的时候要略微注意一些。”我有些歉然并坚定地提醒说。

    “嗯,我知道了。”徐荷芬并未像其他的医生那般强调不用提醒自己也知道,从中就不难见其大家风范。

    我知道,徐荷芬这么说,无非就是想安慰我的心。很显然,对于别人的看法和私下评价,她完全不放在心上。抱着浓浓的信心和深切的希望,我走了出去。在我的示意下,母亲和我一起将父亲扶了起来。我搀着父亲缓慢而平稳地走了过去。

    看到父亲,见多识广的护士自能看出不少东西,因此赶紧帮着我将父亲搀扶到凳子上坐下。

    徐荷芬先是看了看父亲的面色,然后让父亲将舌头伸出,最后将手指搭到父亲的脉搏上。一边把脉,一边不断地查问。事后,据父亲说,徐荷芬的诊断相当准确。徐荷芬似乎问了一个饭后是不是老有打嗝的现象。但,父亲当时没能会过意来,因此回答说没有。为此,父亲还大为懊恼。父亲很是担心,会不会因为自己的这个失误而影响到中药的药效。不过,也正是由于懊悔,父亲对徐荷芬的信心才会大增。

    本书首发来自,第一时间看正版内容!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