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克炮。二战中平心而论德国的坦克炮质量是相当的好。比起“粗制滥造”的苏联同行来说,简直是良心之作。

    但是,二战是一场空前的消耗战,越是制造精良的武器就越面对一个尴尬的现实——效费比不高。

    德国的坦克炮尤其是如此。希特勒越来越旺盛的提高威力的欲望将德国人捆得死死的。其实88L56已经足够使用了,可元首还要上88L71,甚至在最后的时刻还弄出了128毫米怪胎。

    身管越长、膛压越大,对技术的要求就越高,需要更好的材料更好的车床以及更好的技师。而在战时,这些都是有限的。这么说吧。就算德国人能生产出足够的底盘、炮塔也生产不出足够的火炮。没有主炮的坦克岂不是没牙的老虎。

    更何况德国人在二战中坦克炮的口径还很麻烦,75毫米的有短、中、长和超长四款,88毫米的也有两款,这其中绝大部分弹药都是不能通用的,无疑加重了后勤负担。

    总而言之,施佩尔很头疼,元首的“无理”要求让他压力倍增,经过跟古德里安的一番沟通之后,施佩尔提出了一个折中方案:“生产更多地突击炮替代坦克,至少暂时替代坦克。”

    如果按照希特勒的脾气,这个建议是无论如何也行不通的,在他看来老子提出的要求就必须无条件的执行,怎么能打折扣呢?不过施佩尔和古德里安的联名建议让他改变了主意。

    “突击炮生产更加简单,而且防御力也不差,适合当前我军的防御态势……当然,我们不可能永远生产突击炮或者完全不生产坦克。暂时,在这个被动的时刻生产突击炮应急,以满足前线日益增长的反坦克需求……等我军重新转入进攻之后,自然要重新转产坦克……”

    这是很务实的做法,别看苏德两国的突击炮和坦克相比就是没有炮塔,似乎没少多少部件。但是取消掉炮塔之后,第一可以降低火线高度,外形低矮的突击炮很适合在防御战中阴人,第二可以降低生产时间。炮塔的滚珠轴承以及液压系统相当麻烦,第三,突击炮取消掉炮塔之后,可以顺便利用去掉炮塔的重量加强正面装甲,这让其防御力更高。

    而且在施佩尔看来大量生产突击炮还有一个好处。那就是可以名正言顺的保留四号坦克的生产线,毕竟不可能用昂贵的黑豹、老虎的底盘去制造突击炮,那效费比实在太低了。

    而保留四号坦克的生产线,就可以名正言顺的继续生产四号坦克,和黑豹、老虎和虎王相比,施佩尔还是更喜欢符合工程逻辑的四号坦克。

    德国人在挖空心思的提高装甲车辆的产量,而在他们的对面,苏联也在朝着相同的方向努力。1943年6月以前,红军要生产T-34-76、T-34-85、T-35A、T-35B、T-54A、T-55和Вn-2等好几种主要坦克。但是从1943年7月份开始,这一情况大大改观了。T-34集中为生产T-34-85,T-35也主要生产后期型号,至于T-54/55倒是继续保持两条腿走路,比较悲剧的是Вn-2,这种落后的重型坦克被取消,列宁格勒也开始转产T-54A。

    和德军疯狂的开始生产突击炮相比,此时红军的重点是坦克,突击炮主要生产SU-85M、SU-100和SU-152,其中SU-152主要用于攻坚。至于SU-122虽然保持少量生产,但122毫米榴弹炮主要转产式的2S1型122毫米榴弹炮。

    这个所谓的2S1型榴弹炮。实际上就是最新版的D-30去掉炮架装上刚刚投产的第二代通用底盘结合而成的产物。

    D-30自然是不用多说了,1943年8月刚刚投产,主要用于接替M-30(1938)榴弹炮,实际上就是历史上D-30的早产版。除了重量稍重(3.5吨)之外,其余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