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边关十万火急的奏报,终于抵达了京城。拿到奏报的那一瞬,赵禄面色发白,神情沉冷的坐在御书房内,沉默了很久很久。

    顺子有些惶然,“皇上?皇上?”他低低的喊了两声。赵禄也没能回过神来。

    梁以儒躬身上前,“皇上,边关十万火急。莫不是——”

    赵禄抬手就将奏报递出去,“你自己看吧!”

    闻言,梁以儒行礼接过,眸光扫过上头的行文。面色骤然一紧,“皇上,代州大乱,那就意味着会给乌托国可乘之机。一旦乌托国趁机起兵,那代州门户势必大开,乌托国必能长驱直入侵占我大燕国土。”

    “没错。”赵禄点头起身,明黄色的袍子在晌午的阳光里,愈发的刺眼夺目。沉冷的面色,深远然的视线,冷然飘向天际,“乌托国早对大燕国土虎视眈眈,如今得了这样的机会,又岂会善罢甘休。”

    梁以儒皱眉凝望赵禄的背影,少年天子,肩挑天下。

    “皇上放心。我大燕朝人才辈出,只要皇上一声令下,千军齐发,势必护我国土,寸土不让。”梁以儒毕恭毕敬的行礼。

    “人才辈出!”赵禄微微昂起头,眸色冰冷如刃,“怕只怕,不单单是人才辈出,还有旁逸斜出,更有不少图谋不轨之辈。古人云,乱世出英雄。可乱世也出枭雄。出逆党,出篡国之贼。”

    听得这话,梁以儒微微一怔,“皇上万岁。”

    赵禄回头一笑,“二弟何时学会了中庸之道?当着朕的面,就不必如此拘谨。朕的身边,如今能说话的,越来越少。朕不想到了最后,连个说真话的人都没有。”

    梁以儒笑了笑,“皇上贤德,微臣誓死效忠皇上,必为大燕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有此良臣,朕甚欣慰。”赵禄眯起了眸子。那一双不在澄澈的眸子,染上了一层薄雾。宫中惊鼓响起,百官慌慌张张的往金銮殿赶去。

    这一声声惊鼓,惊得百鸟齐飞,惊得皇城内外人心惶惶,也惊得百官闻之色变。

    惊鼓响,要么宫中出了大事,要么边关告急。

    百官上殿,面面相觑,一声“皇上驾到”,殿内万众齐呼,“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黄袍明眸,长袖拂过。

    少年天子,正襟危坐。

    锐利的眸子,冷冽的扫过殿内文武,赵禄深吸一口气,敛眸开腔,“平身。”

    “谢皇上!”百官起身过后,偌大的金銮殿内,只剩下噤若寒蝉的冰凉氛围,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私底下面面相觑,不知皇帝为何突然命人敲响惊鼓,急召百官上殿。

    赵禄口吻平缓,不骄不躁,“朕刚刚收到来自代州的奏报。”他手中握着奏报,“代州大乱,暴民骚动,乌托国边境驻扎了大量军队,与大燕朝的军队形成两两对峙之局,大有举兵来犯之意。诸位爱卿觉得,此事该如何是好?”

    此话一出,百官交头接耳,一个个谈虎色变。

    梁以儒扫一眼殿内众臣,所有人都心生畏惧,却无人敢挺身而出。

    更有臣子上前奏报,说一句,“臣以为,乌托国不过是虚张声势,并非真的有意犯境。”

    此言落,梁以儒冷笑道,“看样子,刀没架在脖子上,诸位大人都不会相信乌托国举兵犯境的。既然如此,臣请奏,皇上不必敲惊鼓,让诸位大人都回家等着吧!等着乌托国长驱直入,乱了京城,诸位大人再来议朝吧!”

    音落,无人敢言。

    “少傅大人所言极是。”茂王赵誉从金殿门外大摇大摆的走进来。

    赵禄眸色陡沉,唇角微扬,却带着习惯性的笑,“皇叔怎么来了?”

    “皇上命人敲响了惊鼓,臣虽然闲赋在家,可也不能置大燕天下于不理。”赵誉行礼,“臣请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