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李慕白熟读诗书岂能不明白道理,不由地摇头苦笑道:“好在蜀川水利便利,岷水长流岁无荒年,好处是有的,可是坏也就坏在这里。”

    李易很赞同李慕白的观点,抛开荒年募兵的说法,就说自从先秦蜀守李冰开辟都江堰,肆虐岷水平原的水旱灾荒没了,蜀川最富饶的农田岁岁丰收,以至于蜀民富足,哪怕是蜀汉不足百万人口,连年战争掠夺,蜀民虽有菜色却还能活下去,不能不说这方水土的确养人。

    话就说回来了,富饶就带来了稳定,哪怕贫苦人家不在少数,却很少存在买卖土地的行为,只要是寻常的劳作就能生存,能有多少人愿意出卖土地?

    这就带来了个大问题,土地固化。

    好在蒙古军肆虐破坏,把这道牢固的篱笆摧毁了部分,却因为李易的保全而继续存在,蜀川稳定下来反倒是大肆吞并土地,要不是李易下手快,恐怕会比之前更加难办。

    “算了,总会有办法的,事情要慢慢来,尽可能打破那些大的地主,不能让土地太集中了!”李易定下了调调,要保持社会的公平性,就必须尽可能打破土地高度集中,当然还要尽可能发展工商业,释放没有土地的生产力。

    “嗯,你还不如来场大的,直接宣布战后兼并无主土地不合规矩,统统拿来当做公田算了。”李慕白提出的招数狠毒,蒙古军进入成@都府路,至少杀了三四十万人口,再加上流亡丧命的人家,导致大量的土地失去主人,稳定下来后又有人不断兼并,连李易也借用行台占了半数无主土地。

    “这倒是个法子,虽说是手段激烈了些,却还是有说法的,最终或卖或租赁给无地的贫苦人家,哪怕是那些掉书袋的也说不出道道。”李易倒是有些意动。

    就拿成都府路和潼川府路的土地来说,那些战争中死亡的人口遗留土地田产,哪怕你通过行台合法手段取得,那也是蒙古人统治时期的事情,要是拿出来说事恐怕不妥,李易也算是留个心眼子,到现在还不曾置换回归大宋朝廷后的地契,那些地主手里的都是行四川尚书行台左右司的印鉴,无形中给了他莫大的机会,我就否认你又能怎样?

    强行要证明合法性,那就等于承认蒙古人对四川的统治,等同于背叛家国,那可是莫大的罪名。更何况,相当部分的人手段并不那么合法,无非是勾结当地守臣官吏得来,那就更拿不到台面上来了。

    “嗯,要关注的还是手段张弛,不能逼迫他们铤而走险,我看还是要拿出部分官田才行。”李慕白自然明白猫腻,主动给李易拾遗补缺。

    “那是当然,对付这些蠢物就要先给予,然后雷霆手段。”李易冷冷地笑了,自古以来想要整人,必然会先麻痹对方,也就是说预想取之必先与之。

    “好。”李慕白鉴于李易决心动手,还是要为他推平道路,自然是无不可。

    刚刚定下来事情,叶知秋就悄然而入,依旧是拿着招牌泥金扇,显得悠然自得的骚气。

    “先生来了,请。”李易的态度即随意又尊敬,显得收发自如,起身微微颔首。

    李慕白自然是跟着起身,向叶知秋稍稍拱手,又不是正式场合,没有必要郑重的见礼。

    叶知秋也很随意地拱手,找了个高背椅坐下,不带李易开口询问就说道:“夔门东有异动。”

    李慕白大为吃惊,当先说道:“利州正在筹划进军巩昌,夔门闹起来对我不利。”

    要说起来也很可笑,形势变化很快,甚至超过叶知秋的预计,就在他们部署对陇右巩昌地区用兵时,大宋行朝出人意料地陈兵夔门外,说是护送陈隆之入川上任。

    就在十余天前,李易收到了来自两府的官塘,得知朝廷任命陈隆之为四川路制置副使,也没有放在心上,按照叶知秋的话来说,朝廷似乎对他有所妥协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