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朝廷的议论与非议,李易全然听不到,此时的他已在夔州路,穿越夔门水道的官船上。

    何去何从,是重新归附朝廷,还是甩开膀子单干,他与叶知秋发生严重分歧,甚至是激烈的辩论。

    早在成州时,叶知秋之愿他便心知肚明,当时力量太小太弱,万事皆不具备,叶知秋未曾坦言,他也没有明说,两人是揣着明白当糊涂,走一步看一步。

    他在拖,叶知秋也在拖,意欲水到渠成,当一个人拥有朝廷控制不住力量时,最好的尽忠的方法,便是上缴权力归隐,要么被朝廷所灭亡,岳飞未尝不是深受其害。

    叶知秋是在赌,赌李易有匡扶天下大志,断然不会放下倒手的权柄,做一个一事无成,仰人鼻息的大臣,所谓水到渠成,便是李易和大宋朝廷决裂之日。

    但是,他千算万算却不曾想到,李易会上书面圣,还是在蒙古人调兵遣将,边境局势日趋严峻之际,简直是至大局而不顾,不由地大呼道:“学士糊涂,东去必凶险万分,一旦虏人大进,数年辛苦将付之一炬。”

    无论叶知秋怎样想,怎样的失望,李易却主意已定,抄近路东去,随行仅文封、秦风等十余名卫士,简单到不能再简单的地步,可以说是羊入虎口。

    没人知道李易所想,连叶知秋也揣摩不透,这是他内心深处真正想法,无论局势有多紧张,他必须要东行。

    就在李易出夔门,行在临安发出两道官塘,一道准许李易面圣,一道却耐人寻味,召忠孝军吴蓝山、南玥入行在陛见,当然还有身为率臣的李慕白。

    在归州,李易终于见到仰慕已久的孟珙,这位善于打劣势仗,尤其擅长激机动防御战,是比岳飞还有谋略的半壁一柱,至少人家懂得存身之道。

    他受到孟珙的热情招待,很显然对方身为前方大将,比远在临安那些文官更了解蜀川,对他较为重视。

    一个能身在敌方数年,利用机会突然发力,击败蒙古军收复失地的人,绝不能等闲视之,无论对方是谁,应该给与充分的礼遇,颇有些惺惺相惜的味道。

    更何况,成@都府、潼川府两路的繁荣,作为临近夔州路,通过山间的回易道路,多少能够了解许多。孟珙不能不对李易真心归附,抱有更多的信心,一个能善待生民的人,岂是忘宗典祖之辈。

    短短一天,李易与孟珙相处非常融洽,他能感觉到对方的好意,索性询问用兵之道。

    孟珙亦不藏私,对蒙古军强弱进行细致的分析,并总结多年经验,强调崎岖地形对付蒙古军,决不能集结兵力,而要兵力分散,防备各个要点,以抵御蒙古军马队突然的突袭。

    战斗中,步跋子要充分利用地形,以绝大的勇气正面抗衡骑兵,方能有取胜可能。

    就算是平原面对其马军,也要以小队相互配合,掩护神臂弓和床子弩精确射杀。

    李易理解孟珙意思,蒙古军主力与以往的对手不同,他们的战术是全新的,以轻骑兵配合弓箭,实施机动灵活的战术。若集中兵力,只能被轻便的蒙古骑兵缠住,不断地被消弱,最终全军崩溃,宋军用对付契丹、女真重骑兵战术,来对付蒙古军精锐马军,那几乎是找死。

    孟珙之所以屡屡战胜蒙古军,便在于深蕴其道,对蒙古军主力,用散兵守御各个要点应付,让蒙古马军无法实施机动,处处受到打击,击败其主力再集结兵力,一举击溃其附庸藩汉杂军。

    李易深以为然,最让他惊喜的是,孟珙分析蒙古人每次大的进攻,都要准备三五月左右,方能大举南下。此番,根据各方探报,北方征用人力物力庞大,恐怕还要更长是日。

    对于孟珙的分析,他虽有迟疑却有所期待,论到谋划要靠叶知秋指点江山,要说行军打仗,显然不如孟珙来的实在。一阵思量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