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出列,不卑不亢道:“小女谢氏青莲,请殿下赐教。”

    太女殿下手执金樽,脸带笑意,“孤闻,陈郡谢氏有女擅琴,曾师从广乐先生。”

    “正是小女。”

    太女颔首,“孤是个惫懒性子,轻易懒得动弹,若谢家娘子有意切磋,必要设点彩头才行。”

    那姑娘意态傲然:“请讲。”

    “孤有一幼妹,素来向往南地雅士风流,曾许下心愿要拜广乐先生为师,可惜资质驽钝,为先生所拒,郁郁寡欢。若是孤侥幸赢了姑娘,还请姑娘赴楚教导小妹三年,以圆其愿。”说完,太女殿下竟露出一个颇为腼腆的微笑,笑得在场贵女吐血。

    太女殿下你这出场费也太高了吧!

    谢家姑娘面色不虞:“若是小女侥幸赢了呢?”难道你也留下来教我家姊妹?

    太女果然悠哉道:“自然也是同理。”在场贵女继续吐血,你一个手下败将,谁稀罕!

    谢氏主母脸色一变,太女自是不愁嫁,自家女儿若是去楚地耽误三年,届时浸淫楚风三年又年纪熬老,哪里还能找到好亲事?但是自家小女儿从小便极有天分,又蒙广乐先生教导,琴艺上当是冠绝东吴一干世家女,北地粗人又如何能及?若是能压过太女一头,便是极好的资本……

    太女却不待她细想,问道:“那便比吧?”

    谢青莲矜持点头,“青莲无不可。”

    于是猜子,却是太女先。

    “承让。”北楚风俗,女子挂官职者执男子礼,太女行来,无半点娇柔,反是文质彬彬。云岚自是上前替自家殿下取下佩剑,服侍她坐定。

    抬手,落指,起手间乃是清越之声,隐隐似是瀑流飞溅,又好似金戈争鸣,接下来便是一阵激扬快弹,似慢实快,眼前乃是黄沙漫天,火花四溅,万军厮杀,血流成河之景。在场众人,胆弱者瑟瑟不已,镇静者眼神冷然,而那拼杀过的武将却是脖颈暴起青筋,绷而欲起,却见奏者十指翻飞,残影化实,却嘴角含笑,姿态写意,似是不将这等杀伐场景放在眼中。

    不知过了多久,那引人血脉贲张的场景渐渐远去,曲调轻快错杂,却又另有一重动荡纷乱。又换了太平盛世,花红柳绿,然其下暗波汹涌,亟待有识之士力挽狂澜,有识之士却不知身在何方,为君者左顾右盼却不见贤臣。座上皇帝眉头为之紧锁,底下重臣和当世大儒却不住翘首,奏者神色亦是凝重。手下一转,却又渐渐成了左右对答,似是君臣相得,而致四海升平。尾声渐至,虽仍有动荡,却自是一片朗朗乾坤,太平人间……

    良久,众人才突然惊醒,却见中央端坐的北楚太女已然起身,悠然道,“此乃我大楚军乐之一,名曰《止戈》,孤乃一介粗人,只会这等大俗之曲,但求贤若渴的心却是坦荡纯挚,若是贤士有意,赵瑶定倒履相迎!”

    场中寂寂,赵瑶却不以为意,又一拱手道:“请问谢家娘子可要下场?”

    谢青莲脸色苍白,心下已知自己难以为敌,此时谢氏主母出列,“小女抱恙,恐无法下场讨教了,万望殿下恕罪。”端得是不慌不忙。谢氏乃是大族,颇为皇室礼遇,这北楚太女气质文弱,若是让步,谢家倒也不是不能考虑联姻之事。

    赵瑶脸上不见怒气,点头道:“也好,言而无信,体弱无胆,不配为师,看来东吴一流贵女也不过如此。”

    当即有那不忿的愤而起身,高呼太女太无礼。太女虽与太子同阶,这些女子却仍只当赵瑶是她们一般的贵女,毫无自觉。而场中王侯将相却是袖手旁观。

    赵瑶微微一笑,从云岚怀中抽剑出鞘,只一剑便劈翻了铁木琴台,沉声问道:“东吴犯孤,意欲何为?”说话间,殿内殿外的北楚随从已经各就其位,或护卫于赵瑶身边,或取出信号弹,人虽不多,却显得尤为棘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