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九十四章风帆战船迎来送往

    来到近前,木排已经下放到水面,并用藤条绑在了河边的树上。军壮们正在开始,往木排上运送一围见方,暗红色的石片。

    每只木排上放了六十片左右的片石,一共有五只木排用藤条连在了一起,军壮们手撑着五围以上的长木棍,准备。我看着五联木排上六名军壮,心里有些打鼓。毕竟,这是第一次放排。这河道如何?水深多少?对我来说,都是未知数。

    “鱼头,这放排可要当心呐,咱们可是水流如何,水深情形都不知道啊!”我有些担心的说道。

    “大统领,你就放心吧,这些军壮非常有经验,过来这一路,他们都用一根长干在水里,拖着过来的,水多深,流多急,早就心中有数了。你看最前面那个大个子,就是他组织大家,一路探测的水深。据他说,最深的下游接近龙门的地方,也不超过三米深,这上游水浅流急,不太好控制,到了下游水流缓慢后,就容易多了。”

    我看着还有三四个时辰,太阳才会落山,这木排顺流而下,只要一个时辰后,就可以进入比较平缓的水面,安全应该无大碍,随即命令,!

    很快五联木排顺着急流,一泻而去,在大个子的统一号令声下,很快就在我们的视线中消失了。

    “鱼头,营总,我们发现了一个大山洞,咱们不用建房子了,就咱这百把人,住在里面富富有余。”水七一路大喊着,跑了下来。

    “太好了,走,鱼头我们去看看。”说着,我就急匆匆的,迎着水七他们跑去。

    走了大约两百围(米)的距离,就看见有军壮站在山边上,正等着我们。在军壮的指引下,向上坡上走了四五围的距离,在一片山岩之中,军壮拨开草丛,就发现了一个两米高的洞口,洞内有军壮已经打起了火把。

    我走进洞内定睛一看,原来这里是一个天然的大溶洞,里面最少也有上千平方米的空间。洞顶大概有七八米高,洞内的溶岩结发育的不健全,看着洞内的四面,都比较光滑。

    地面相当平坦,估计都是被冲击的泥沙垫平了。再往里没有发现其他的洞穴,应该是被泥沙掩盖了。

    也好,就把这里作为采石场的基地吧。看着火把的黑烟迅速上升,顶上肯定有出气孔,但洞内并不太潮湿,石壁上也没有水流的痕迹,应当不会有泥石流和洪水的危险。

    再一想,宿营在有枣树的地方,也不应该有山洪的威胁,毕竟枣树是耐旱怕水的树种。枣林下面建棚舍,便于瞭望,洞舍之内则便于永久居住,两处都在伊水之畔,相距又不远,可谓相得益彰。

    “鱼头,那些伐倒的大树也别浪费了,就在这洞内再建几个房舍,居住起来更舒适。”我详细的部署道。

    鱼头立即走出洞口,布置物事去了。

    我正在四处探查着,洞内哪里有出风口,就见有军壮进来禀报,鱼儿请大统领过去,已经到进牌饭的时辰了。

    我急忙说:“命全军歇息,吃饭。”跟着,也走出了山洞。

    牌饭当然比较简单,无非就是米团子加咸鱼野菜粥。但是,大家吃大枣已经半饱了,再进食些许其他物食,也就饱了。

    山里夜晚来的比较早,天色很快就黑下来。鱼头布置了哨位后,在枣林里点起了篝火,大部分军壮正在紧张的进行洞穴房舍的建设工程。

    大约两个时辰后,挂甲前来禀报,洞穴内已经建成了十间房舍,两小八大。小的可以住四五个人,大的则能住二三十人。这一下,我们全军都可以住进去。

    鱼头考虑到,需要让我安心歇息,只安排了一多半不上哨的军壮住了进去,我和鱼儿一间,鱼头和挂甲一间,六位正副哨长一间,其余十人一间。前哨长带着一哨军壮夜间放哨,因为,白日里他们没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