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始用异样的眼光,打量起我这个在这大帐里,差点被他们忽视的人物。

    “我们游牧部落,没有你们那么深思熟虑的思想,更喜欢顺其自然,只要种田的族人,能够给我们交粮食,我们就允许他们继续耕种,当然,像现下这样遇到战事,则另当别论。”

    莺歌部主的话,开启了我的心中的一扇大门,我说为什么代表游牧和农耕文明混合体的皇帝,打败了相对单一从事农耕文明的炎帝,而一统华夏了呢?这就是皇帝更加顺应了当时各族人群的需要,这就叫适者生存。其背后的本质,则是二元文化战胜了一元文化!

    不朽的《山海经》里,在描述偏远的大荒经中,不断地出现华夏先民的帝王人物,其实就是一种暗示,它在寓意着百花齐放春满园!

    柯儿我需要重新审视游牧文明的作用,特别是中华先民这种,毗邻强大的农耕文明的游牧文明,他们虽然逐水草而居,但是,他们天性更具包容性,只要是到草原上去生息的族人,都能够融入到他们的部落之中。

    我们中华民族的北方游牧文化,明显具有二元文化的特征,这与地球上其他地区的草原文化,有着明显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正是我们中华文化的独特之处。它为我们早期的华夏文明,注入了最富活力的孕育温床。

    柯儿以为,影响我们后世的儒家思想,更多的体现了中华民族的农耕文化特征。而另一个非常重要的民族本土文化——道家思想,则更多的融合了农耕与草原游牧文化各自的特征,正是这种二元文化,铸就了汇集道家思想于大成的《道德经》的精神主体。

    不信,就请仔细的看一看太极八卦图,在二元颜色中,各自相互曲折缠绕,你的中心是我,我的中心是你。围绕着中心的八卦图不正是四方四海的表征嘛,它们各自不同,而又尽力趋同,这不正是我们中华先民二元文化的集中体现嘛!

    一部神奇的《山海经》里,通过表面的山川地理描写,透射出二元文化激昂的脚步声,华夏大地第一次实现了大一统的格局。

    而就是这部神奇的《山海经》,能让亚洲各民族,都能找到他们引以为傲的文化根脉。比如,在后世韩国人眼里,就认为《山海经》里描述的三皇五帝,就生息在他们的土地上,因为,这里面的一部分历史人物,都出自远离中原的大荒之地。

    我们的后人们,至今还在苦苦的求证着,昆仑虚到底在哪里?其实《山海经》里多处描述的昆仑虚,就在这些不懈探索的先人们心目中的最高峰上。

    “柯儿,我们手中碗里的奶酒可都喝完了,你这一个劲地看着手中的酒碗,在想什么呢?”坐在我下首的勇叔,用胳膊轻轻地捅了我一下,提醒着说道。

    “哦,我在想如果能把农耕的执着和游牧的适应相互结合起来,那该多好。”我连忙说出了我的所思所想。

    “嗨!莺歌我还以为你在想你娘或者哪位姐姐呢?这就是我们对你们农耕之人,难以理解的地方。”说着,莺歌部主苦笑着,摇了摇头,继续和湖莽叔热络的闲聊起来。

    是啊!正因为我们华夏民族,勤于劳作,善于思考,才孕育出了光辉灿烂的中华文化!

    一部描绘史前历史的《山海经》,更为难能可贵之处,还在于,它把游牧文化进一步拓展,从周游草原引申到了周游万里海疆。

    要柯儿我说,如果没有《山海经》这样的开放视野和包容理念,就不可能在没落的周朝,最后一任‘国家图书馆馆长’——李耳手中,著述而成《道德经》,这部传于后世的思想巨著。

    “行了,我们的女壮们,时候也不早了,准备吃牌饭吧。柯儿,莺歌我看着你年纪不大,却整日操劳,就不怕早生华发,伤及身心?”莺歌部主用饱含爱意的目光看着我,爱惜的劝慰着。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