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生息’吗,没有繁衍如何生息?这个时代的人类更加本源纯真。

    次日上午吃饭的时候,我看见身心俱佳的四叔畅快的吃着物食,就走过去问道:“四叔父,四部落的事料理顺畅了吗?”

    四叔边吃边回复着:“军壮们都已经恢复过来了,工织c驿畜也很顺利,就是大农办跑了,这迅即就要秋收了,想请右库办前往照应一下,这不是来找大祭司说事来了。当然这里的物食和大主妇,为叔也是很记挂的,四部落的上妇们仅知进礼之事,别无长物。哎!那只是一时痛快而已。”

    我娘和姨听到后得意地抬着头,品尝着物食。

    听到四叔所说的话,我却吃了一惊。都说上古时代的人男女相处,主要是生理需求。其实不然,他们的情感交流已经十分丰富,虽然表达的语言很有限,但是,五官的感受相当敏感,并不亚于我们后人。

    实际上,当我们相知甚深的后人,在情感交往时,也没有太多的语言,更主要的是感官和肢体的细腻表现。在这方面,我们完全继承了古人的情感方面的遗传基因。

    更为重要的是,男女情感的深化,在向着相对固定配偶的方向发展。这可是家庭起源的导火索,随之而来的私有制,传位继承制度也就逐步萌芽,破土而出了。

    正想着,我看见不远处树荫下,贩夫们闪烁的身影,看来是为了网鱼之事。我走过去问他们是不是湖塘网鱼的事,他们点头。我告知他们,湖塘网鱼与河道不同,湖塘要用两只竹筏,每只拉住网的一头,拖带一段时间,然后先收紧渔网底部的纲绳,两只竹筏逐步的边收网边靠拢,多摸索几次就有经验了,本人也是听别人讲的,没有操作过。几个贩夫脸上略带疑惑地走了。

    看着全部落的成年人都在为秋收的事奔忙着,这个时代秋收是最大的收获季节,一年之中,部落大部分的物食都要靠秋收来保障。大农办的耕俘们主要负责收割和采收,军壮主要负责承运和收藏,农工和匠工主要负责脱粒c分检c分类等技术性比较强的环节,洞妇们主要是做饭c晾晒麻叶c收储蚕茧c织布c裁缝等强度相对不太大的物事,穴妇主要负责送饭c蒸煮麻叶和蚕茧c缫丝纺线等工作,舍妇们主要负责照看孩子c分配物食c组织洞妇和穴妇干活,祭祀院的院录们则负责记账c分类统计c监督出入库等工作。其他几个工坊负责保障器具的供应和维护。

    一转眼,一个月紧张而有序的秋收物事就到尾声了,今年由于没有受到洪水的袭击,获得了大丰收。再加上车辆的投入使用,不但提高了工效,而且也减少了运输遗撒所造成的浪费。

    亩产粟米首次达到了一百捧(斤),比往年增加了四成,两千亩粟米共收获了八千筐(一筐相当于25斤),可供一千余人吃半年。两千亩豆菽,今年运输损失比较小,每亩收获了八筐,共计收获了一万六千筐,可供两千人余吃半年。两千亩大麻,每亩收获麻叶达到约两百捧,相当于围宽麻布十围长,共计可织出围宽麻布两万围,保证大部落近三千人的衣物当不是问题。另有葵菜一百亩,每亩收半围高葵菜梗叶两千捧(斤),也就是八十筐,共计八千筐,去叶净重六千筐,菜叶可鲜食,叶梗用盐腌制后,两千人吃一冬无忧。生姜五十亩,每亩三百斤,共计一万五千斤,合五千斤干姜,足够联盟半年使用。有了这些物食,大部落半年的食用是可以自给自足的。还有饲畜的肉食洞舍c穴居c每人半年一百只豚鼠肉(一只二两肉),房舍区c棚舍区每人半年四十斤猪c羊肉,生活还算是过得去。

    四叔是一个掌军的帅才,对待田亩之事虽然比较生疏,但是,用人御人还是不成问题。四部落(二部落已改名)的秋收进展也比较顺利,粟米亩产虽然比不上大部落,但也达到了六七十捧,两千田亩有五千筐的收获,可供八百来人食用半年。一千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