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第三十章 繁忙的收获时节

    我缓步走下河堤,让精壮撑起竹筏,摇着撸(摇橹是在我的指导下,匠作监组织设计制造的),我则站在筏头,任凭微风拍打着我那稚嫩的面颊。湖面成葫芦形状,湖塘中部最大水深大约有五围(一围大约一米)多深,细腰处湖面宽度大约三十围,最宽处有近五百多围,湖面与河道的交汇处有十多围宽,水深大约一围。

    湖面在阳光的照耀下波光粼粼,不时有河鱼搅动着水面,竹筏顺流来到湖闸近旁,我离筏攀枝,登上了山顶,四下望去,湖光山色,绿野平川,竹林河溪,茅舍炊烟。

    我忍不住模仿南北朝朱元思诗词吟唱着:

    “风烟俱净,草木共席。泉涌薄山,奇峰异迹。

    夹岸高岭,寒树栖息。山静水动,丘谷荡涤。

    水皆缥碧,天下独奇。急湍甚箭,猛浪奔袭。

    从流飘渺,任意东西。鸟蝉争鸣,纷繁成曲。

    竹苇立岸,规划水系。河湖襟连,平洪补需。

    茅舍耕田,休养生息。龙蟒之津,燧明所系。

    人思其变,物有其理。水生万物,变化有序。”

    “吟唱得好!”大祭司坐在两人抬着的抬杆轿子上颤声说道。

    我吃惊地看着被抬上山顶的大祭司,什么情况?谁设计制造的轿子?

    看着我满脸惊奇的样子,大祭司干咳了两下,慢条细理地说着:“这可是咱们大囡的杰作啊,有了这个抬靠,老朽也可以登极望远啦。”

    想到这一对儿天资聪颖的妹妹,还能有什么可大惊小怪的。

    大祭司环视了一下湖面c山景和田园,不无感慨的叹道:“好景色啊!老朽回想此景,仿佛还是在年壮之时。即便如此,也难胜此景啊!来人,快去请大盟主一同观景。”

    突然一个磁性的嗓音自半山坡上想起:“不用请了,本盟主是不请自来。”

    父主说着笑哈哈的健步登顶,接着说道:“本盟主方才想找大祭司议事,听闻大祭司坐上新抬靠,到湖塘这边过来,本盟主也赶过来凑个热闹。”

    “正好,柯儿,把你方才吟唱之词请与大盟主听闻。”大祭司颤声说道。

    我又吟诵了一遍诗词,众人静静的听,细细的品味着。

    大盟主背着手在山丘上踱步观景,然后转身挥手说道:“龙蟒之津,燧明所系这段词最为精辟,不如我等在此山丘之顶,立碑刻之如何?”

    大祭司点头默想着,沉声说道:“可在西山丘上建亭立碑,亭名——观山亭,碑刻燧明所系。在此山丘上建望园台,立碑刻字龙蟒之津。并修石阶步道,以便上下,大盟主以为如何?”

    “好主意”,大盟主大声说道。我看着湖口闸门溢出的湖水,想着说道:“还可在这闸门之下建一个水轮筒车,将水提到丘顶,可在丘顶挖一个水塘,并用陶罐相连引到田亩,进行田亩浇灌,如此就可解天旱无雨之灾”。

    “柯儿可是又要建大工程?当需多少人?费时几日?”父主不解的问道。

    我急忙答道:“无需太多人,十人足以,有十来日尽可,至为重要的是,可以把天车c麻绳和竹料c石料等废弃的物事再次利用起来,用山丘池水通过铺接好的陶筒,引到田亩,进行灌溉,工程建成后,就不怕出现天旱无雨的时节了。”

    “是个好物事,不过还是等到秋收之后更为妥当,到那时,天气清爽,物食丰盈,精壮闲暇,柯儿以为如何?”大祭司颤声说道。

    我歉疚的说道:“祭祀大人所讲甚为周详,柯儿有些操之过急了。”

    “无妨,好物事也需要好时节。不如建亭台,立碑刻之事也到秋后在进行,不知大祭司以为如何?”父主探问道。大祭司点头赞同。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