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煦见了沈括的这个表现,心里更加鄙夷,但脸上却流露出稍带欣慰的表情,差点就说出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这句话。总算赵煦心里一紧,知道这句话对一位大臣来说是极不合适的,即使沈括可以算作是“戴罪之身”,但他毕竟不是罪徒。所谓,“刑不上大夫,礼不下庶人”,沈括怎么说也是一位名副其实的士大夫,虽然个人品德不怎么样,但如果皇帝当面对他说这种话,和直接折辱他无异,这才硬生生地忍住没说出口。
现在的大宋可不是后世的明清两朝,可以随意地拖出去打人屁股c派太监训斥等等,折磨大臣的方法多种多样。即使这样,大多数时候,明清两代的大臣们还不得不乖乖地听话认罪,叩谢皇恩浩荡。
但在大宋,皇帝对文臣一向优容,君臣之间连行大礼的机会都不多,更别提侮辱大臣了。
赵煦见沈括态度端正,也就不好再说什么重话敲打他了,就把话题转到正事上,开始问沈括关于棉花的事。沈括不愧是大宋的“万花筒”,很快就给赵煦简单普及了一下目前大宋棉花种植的概况。
现在棉花虽已传入大宋,但分布极少,只在福建泉州那边有零星种植。而且如果不是赵煦告诉,沈括都不知道棉花还有御寒的功能。赵煦告诉沈括,自己准备大规模地推广棉花种植,并将其作为大宋军民冬季御寒的首选,召他入京就是为了此事。沈括心里微感失望,但他作为待罪之身,不敢拒绝皇帝的旨意,只能先应承下来。
赵煦见他脸色,已知其心中不愿,开口道:“朕知卿涉猎极广,非止农业一端,然棉花一事,干系重大,卿好生去做,若有所成,朕必不吝重酬。”
沈括闻言吓了一跳,急忙回奏:“官家不以臣愚鲁,托以重责,臣敢不尽心竭力,誓成此事。”
赵煦在这里和沈括把话挑明了,我知道你这个人涉猎很广,是个人才,不是个只会干农活的,但培育棉花这件事,我很重视,你要好好去做,如果成功了,一切都好说,官位会有的,赏赐也会有的。
沈括听了皇帝这种封官许愿的话,就算心里再不情愿,也只能表态说,您放心,我一定好好干,一定把这件事做成了。
至少在表面上看,君臣这次见面的气氛融洽,成果显著。但是真实情况如何,那就只有两位“当事人”心里明白了。
在沈括告退出宫后,赵煦还在心里默默盘算:看来这个沈括虽然有才,却不一定能为我所用,眼下无人可用,只能让他先顶上一阵子。日后还是要找一个更加适合的人来顶替他才行。
沈括通过这次面君,则清晰地感受到了小皇帝对自己的不喜,尽管赵煦已经尽力掩饰了自己的真实情绪,但他年纪尚轻,待人接物的经验不足,细微之处难免流露出些许破绽。
沈括有点弄不懂,皇帝对自己的反感来自于哪里。按说最大的可能应该是受苏轼的影响,但他仔细一琢磨,觉得好像也说不通,不然苏轼就不会在皇帝面前举荐自己了。任由自己继续在地方上受苦,还受人监视不就行了?又何必专门降旨让自己来京呢。沈括想了好久,也没找到一个能真正说服自己的理由。
其实他的感觉很准,赵煦的确不喜欢沈括,但不仅仅是因为知道他曾出卖苏轼的事,更大的缘故是沈括在永乐城之战中的表现让赵煦对他很不满意。这个原因是沈括怎么也想不到的,他不明白永乐城之战对赵煦的意义,虽然沈括知道永乐城战役的失败对神宗皇帝的打击很大,是造成神宗英年早逝的一个重要诱因,但他还联想不到当今官家身上去。
对皇帝想要推广棉花种植这件事,沈括的内心是持反对意见的,这倒不是他不肯放下自己文官的身段去和棉花“打交道”,而是沈括觉得皇帝这么做没有必要,徒然耗费民力而已。
沈括会这么想,是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