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煦会考虑如何增加现在大宋粮食的单位亩产量;提高自耕农在现在大宋人口中所占的比例等等,基本上涵盖了大宋的方方面面。

    至于为什么要考虑这么多,因为赵煦相信,凡事只有做到了“谋定而后动”才能最大程度地保证事情的成功。那些没有准备,不加以思考,光凭一腔热情,想到就去做的举动无疑是愚蠢的,而且最后的结果往往是被现实所打败。赵煦可不想在穿越后再次成为生活的奴隶,那也就只有“笨鸟先飞”了。

    赵煦在思考些什么,旁人无法得知。在大臣和内侍看来,当今的官家在“外使觐见”这件事上颇有点一鸣惊人的表现后,就又恢复到原先那种庄重自持c沉稳有度的形象了。没有人知道赵煦正在心中为他今后的执政勾画各种蓝图,更没有人清楚赵煦的这段“沉寂期”将会给未来的大宋带来多么翻天覆地的影响。

    后世的史家在评价这一时期的赵煦时,往往以春秋时期楚庄王“三年不鸣,一鸣惊人”的典故来为赵煦这段时间的表现作注解,并一致认为赵煦后来的表现要远远超出楚庄王。

    也许正是由于这段时间赵煦的思考对未来的大宋影响至深,可以说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大宋的国运,所以赵煦在这段时间留下的言行c笔记c举止都被后世的学者翻来覆去地研究,他们试图从中找出赵煦后来在自己的帝王生涯中大放异彩的原因所在。

    不过可惜的是,那段时间赵煦留下的历史记录和笔记都相当少,即使有也被后来的大宋朝廷珍而重之地收藏在皇家内库之中,作为镇国之宝珍藏,一般人很难见到。这搞得后世的历史研究者们相当郁闷。

    现在的赵煦当然想不到自己略带试验性质的思考和实践会给将来的大宋插上腾飞的翅膀。他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尽可能地把握住自己想要改变的某些历史而已。至于其他的,赵煦真的没有想过。

    (本章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