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着蓝天,叩问着白云:“我执着地在追求什么呢?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他抹掉一把辛酸的泪水,跳下岩石,迈着坚定的脚步,带着他的团队,向深山里走去。
他们沿着山间小道,行走在树林间,上一面山坡,又是一道横山羊肠小道,远远的望见一片竹林,还有几棵樟树显得生机勃勃。这时候就传来狗叫声,预告在竹林深处有一户人家。望明月加快脚步,向狗的叫声迎上前去。在树林的掩映下,果然有一座瓦屋在其间。
门口站着的两位老人正在向竹林夹道处眺望,当看到望明月一行人的到来,感到很惊讶:“你们这些客人有些眼生哩,我们从来没有见过。是到我们穷乡僻壤收购牛皮c药材,还是板栗土特产。去年的年成不好,板栗在扬花的时候,一场冷子把花蕾打没了,就没有挂多少果。”
“老爷爷,老奶奶!”望明月迎上前去,说道,“我们不是来收购山货的小商小贩。我们是来看看,各家各户的养殖业发展。”
“养殖业?”老爷爷说,“你们是乡上兽医站的人,今年这么早就上山来,怎么换了人呢?我家里有一头母猪,每年都要下猪崽。”
“啊,你误会了。我们不是兽医站的人。”跟随望明月的员工说。
“有母猪下崽?”望明月很感兴趣,问道,“老人家,母猪一年能下几窝啊?”
“两窝。”女老人家就把望明月往屋子旁边的猪圈引去,“你们看看,在腊月里正好下了一窝猪崽,有十多个哩!你们来得正好,是来买小猪崽,我正愁小猪崽卖不出去。现如今,好劳力都不愿意留在穷山里,正月十五没有过完,就跑到南方打工去了,谁人在家里养猪放牛羊啊!”她来到房子旁边一溜木板盖的猪舍,一头大母猪正睡在猪舍的树叶上,一排排十多只小猪在吃奶,大猪看到主人家过来了,就发出哼叫声。女老人家回过身来,喊道:“提一桶猪食过来,大猪饿了,喂食。”
男老人家就从屋子里提出一桶用红苕c土豆c米糠混合煮过的猪食,来到猪舍前,将猪食倒在猪槽里,大母猪弹开小猪仔,翻身而起,扑向猪槽,大口地吃食起来。
“很好。”望明月很高兴地说,“老人家,你家里的小猪崽我们要了。”
“真的吗?”男老人家有些不相信,追问道,“不是我耳朵背,没有听错吧?这些小猪仔全要了?”
“全要了。”望明月点点头,很肯定地说,“还不够数量。请问老人家,在这方圆几十里地里,还有人户喂养着下崽的母猪么?只要有,我下订单,全部包销所有的小猪崽。”
“那感情好,”女老人家赶忙抢着应道,“我知道离我们这儿不远处的汪家有一头母猪,这些年小猪儿不好卖,在年前的时候还说过,等开了年之后,找一个猪贩子,把母猪廉价卖了,或自家杀了,把肉风干了吃。就是不知道他们家是否把母猪卖了,还是杀了?”
“肯定还在,谁吃老母猪肉呢?”男老人家打断话头,说。
“那好。汪家在哪里?”望明月急切地问道,“离这儿有多远?”
“翻过一座山梁子就到。”男老人家指着对面的一座山峰说,“你们先在我这儿歇一下腿,喝喝茶,弄点饭吃,再去那儿。”
女老人家就颠颠地从屋子里搬出几把椅子,一张茶几,沏一壶茶,让望明月坐在屋门前,晒太阳,喝茶聊天。她又转身到厨房里收拾厨具,洗菜切菜,忙忙地弄饭。几个年轻人就跟着老人家在厨房里烧水,提水,打下手。老人家呵呵地笑道:“好久了,家里没有这么多年轻的后生人热闹。”
望明月同男老人家一边喝茶一边聊天,他问道:“老人家,一头小猪多少钱?”
“那几年,家家户户都喂猪,小猪崽一满月,就有人来买,一头猪崽百十块钱。这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