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建宁五年(公元172年),春三月,太傅胡广逝世,享年八十二岁。胡广,字伯始,极为熟悉朝廷法典,通晓当代的朝廷规章,前后任职三十余年,历任太傅c太尉c司徒和司空,曾侍奉过安c顺c冲c质c桓c灵六个皇帝,名副其实的六朝老臣,威望甚重,门生故吏满天下,京都洛阳有谚语说:“万事不理问伯始,不偏不倚有胡公。”

    胡广温柔敦厚,谨小慎微,朝廷礼遇颇为优厚,然而他为安享富贵,取媚宦官,亦有士人贬斥其毫无忠正气节,却也因此每次被免职,不出一年,即又复职。

    灵帝闻知胡广死讯,甚是悲痛,大加追赠,提高其葬礼规格,自从东汉中兴之后,无一人能与其相比。当时,灵帝下诏命五官中郎将徐侃持节奉册,追赠安乐乡侯,赐东园梓楠棺木,派谒者监护丧事;又在光武帝陵墓旁为他赐墓地,谥号“文恭”,以其子孙一人为郎中,倍及殊荣。

    茫茫宇宙,大千世界,人人皆有一死,胡广自是不能例外,观胡广一生圆滑处世,游离于各方,却始终安居朝堂,屹立不衰,当是官场不倒翁。

    这日,胡府白装素裹,哀乐动天,前来吊唁的人络绎不绝,或是胡广所提携的门生故吏,不下数百人;或是四方儒家名士c青年才俊,又有三四百人;再加上南郡胡家宗族之人,前来胡府奔丧者不下千人。近千人的奔丧队伍,相较于偌大的胡府,只是略为有些拥挤罢了。

    进得府中后,映入眼帘的是庄严肃穆的灵堂,黑木白字的灵牌赫然立于正中,左右两根白烛汹汹燃烧,灵位之下摆着胡广的梓楠木棺柩,上刻福禄寿合体白字。

    胡广静静的躺在棺柩中,身着锦绸,口含宝珠,神态端详,却也不失威严,死者能有这般富华,也着实令人羡慕,毕竟寻常百姓能有布帛裹身c粒米入口,已是心满意足,至于皇族所用玉衣c美玉,则是想也不敢想的。

    胡家老幼皆身披各种麻布服,分立棺柩两旁,号哭不止,其中有臂带黑纱的胡广二弟c卷县令胡康(字仲始),胡广三弟博士胡庚(字叔始);头戴白孝带的胡广长子c郎中胡整(字百齐),次子胡靴(字千亿),三子胡宁(字稚威),四子胡硕(字季睿);孝带上缝着小红布的长孙胡根。

    压抑的灵堂上,一声声哽咽的低泣,一阵阵嚎啕的恸哭,响彻灵堂,使人有种莫名的哀伤。前来吊唁者身着丧服,胸佩白花,有序入堂,焚香祭奠,哀悼过后,又是鱼贯而出。

    人群中有一矮小黝黑的青年,小眼睛转动不止,左右打量不停,不时与身旁的两位青年低声细语。那矮小黝黑之人,正是曹操,身旁两人乃是好友王俊(字子文)c娄圭(字子伯)。

    “胡广虽死,却留名于世,今日前来吊唁者,不下千人,尤以天下士人来者甚多,区区一庸俗老儿的葬礼,竟有如此多的士人前来吊唁,可笑至极”,曹操一脸不屑,跨步出堂,凑到王俊身旁,轻声耳语道。

    娄圭见状,以为二人有何密事,竖起耳朵,紧凑过去细细偷听。恰巧王俊瞥见,面上闪过一丝不悦,眼神示意曹操勿要再言,转而低沉说道:“丧葬之礼已有数千年,寓意念祖怀亲,既要令死者安息瞑目于九泉,又须让生者安宁满意于世上,虽是葬礼,却也世间百味交错,阿瞒万不可小视葬礼。”

    “胡广虽位居三公,却也非忠正耿直之人,如今胡广已死,依旧有千余士人儒生前来吊唁,小小葬礼便有如此多人,究其本意,还不是来趋炎附势,或求出仕为官,或为博得声名,倒也真是虚伪做作”,曹操自踏进胡府,便受宾客怠慢,鲜有来相问者,心中闷气直生。

    “袁绍公子到”

    正说间,忽闻门外奴仆的声音,袁绍挺姿阔步,踏入府中,顿时引得府中吊唁者沸腾起来,只见他面如冠玉,潇洒闲雅,众人争相上前躬身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