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昔日窦太后与田圣争后位,陈蕃c李膺因田氏出身卑微,窦氏出身尊贵,坚决争立窦氏,桓帝不得已立窦氏为皇后。及至窦太后临朝,每每念及昔日争立之情,同时也为拉拢陈蕃,在窦武建议下,窦太后对陈蕃大加重用,太尉同景因病去官,窦太后便启用陈蕃为太尉。

    时逢国丧,嗣君尚未确立,满朝人心惶惶,尚书台各位尚书惟恐触怒窦武c曹节等权贵,纷纷称病不朝,居家不出。尚书台空无一人,政事堆积,窦武忧心不已。随后,入宫觐见窦太后,保举太尉陈蕃c司徒胡广二人。窦太后当即下诏声言陈蕃忠诚清正,为人坦荡,乃是辅政贤良,命陈蕃执掌尚书台,与大将军窦武c司徒胡广暂时辅政。

    待陈蕃c窦武二人来到尚书台,看着满屋积攒的奏章,陈蕃立马怒道:“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尚书台乃政要之地,如今皇嗣未立,政事紧迫,尚书台何故空无一人?”

    窦武幽叹道:“今局势不稳,诸尚书因惧祸纷纷告病,不肯入尚书台理事,老夫深以为忧,怎奈一人智短,力不从心,故而特请陈公相助。”

    “哼!众尚书岂能因一己私意,安居家中,懈怠国事,谈何仁义道德”,陈蕃转而对窦武保证道:“大将军不必忧虑,老夫即刻修书与诸尚书,责斥一番,令其等即刻前来理政。”

    “一切拜托陈公,我尚有要事处置,先行告辞”,窦武见陈蕃满口承诺,心中大定,当即辞别陈蕃,往公众赶去。

    窦武走后,陈蕃得意一笑,而后修书于诸尚书,阐明厉害,大加训斥,众尚书不敢有违,纷纷入尚书台,协助陈蕃治理政事。

    窦武自辞别陈蕃之后,一路赶到宫中,先是面见窦太后,禀报尚书台之事,随后邀曹节于宫中密会。

    “大将军,尚书台之事,是否已处置妥当?”曹节笑呵呵问道。

    窦武回道:“果不出曹公所料,陈蕃一入尚书台,众尚书随后鱼贯而入,看来陈蕃等朝臣亦有图谋,不可不防。”

    “大将军所言甚是”,曹节若非得尚书令廉忠相告,此时只怕还不知此事原委,凑近窦武低声道:“若非廉忠密告此事,我二人尚蒙在鼓里,朝臣多以陈蕃为首,尚书台众位尚书亦是如此,陈蕃暗中让众尚书避居家中,所为者不过参与立嗣之事,其心可诛,早早除之为妙。”

    窦武轻咦一声,笑道:“陈蕃甚得朝野人心,此番欲立刘宏为嗣君,少不得陈蕃相助,暂且不与之计较,日后再图之,亦为不晚,曹公以为如何?”

    “呵呵,杂家自当遵从大将军之令,依大将军之意行事”,曹节谄笑道。

    窦武又叮嘱道:“立嗣之事不可久拖,还需早早确立新君,否则刘宠c刘悝等人必然生乱,今夜我便说服陈蕃,后日决议立嗣之事,曹公早做准备才是。”

    “大将军放心,杂家俱已安排妥当,只需陈蕃老儿应承下来,此事便可水到渠成”,曹节淡定回道。

    当夜,窦武召陈蕃过府,商议立嗣之事,又有刘倏从旁协助,陈蕃终究同意立刘宏为嗣君,窦武临行时又嘱托陈蕃,让陈蕃代为劝导洛阳权贵世家。

    公元167年,冬末,桓帝一生三立皇后,后宫ěi nu无数,却至死未有子嗣留下,大权在握的窦太后与外戚窦武密商之后,下诏于尚书台召集权贵,商议立嗣之事。其中窦氏一门有窦武c窦武之子窦机c窦武之侄窦绍c窦靖兄弟;又有太尉陈蕃c大宦官曹节;以及权贵世家弘农杨家杨赐c汝南袁家袁隗,宗室皇亲侍御史刘倏,共九人参与决议。

    这杨赐与袁逢接到诏令,知晓事关重大,不敢有所迟延,立即动身前往宫中,二人碰巧与宫门外相遇,一番问候之后,便结伴入宫。

    一路上,袁逢见杨赐淡定从容,试探问道:“杨公,太后忽而下诏,由大将军主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