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出什么好的小说?”

    眼看着潘岳生要进自己的总编室,季宗趁跨前一步拦住他,拿出稿子说:“潘先生,我觉得不管我人品如何。您作为《明报》的总编,总有义务看看作者的来稿吧,这是您的工作职责。”

    潘岳生不给季宗留丝毫情面,说道:“抱歉,我有我自己的一套审稿标准,对作者人品的判定也是其之一。”

    季宗没想到自己这么倒霉,潘岳生居然连他的稿子都不看,就直接给枪毙了。

    见这老头太固执,根本没法说通,季宗拿起自己的稿子转身就走。《明报》副刊的稿件,只有金镛本人和潘岳生能做主,既然找潘岳生行不通,那就只好找金镛本人了。

    然而,季宗心里其实已经意识到,自己这稿子多半不会被《明报》录用了。潘岳生作为总编辑,如果《明报》缺稿的话,他绝不会因为季宗说了几句谎话而拒绝看稿件。既然潘岳生这么做了,那么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明报》不缺稿,香港有无数作家抢着把稿件送到《明报》刊登,新作者很难在《明报》上露脸。

    季宗打听清楚金镛的办公室,直接敲响了办公室的木门。

    “请进!”里面传来一个低沉的声音。

    季宗推门而入,正在伏案写社评的金镛抬起头来,见是一个陌生的年轻人,问道:“你是?”

    “查先生,我是一个小说爱好者,这是我写的一部小说,想请您过目。”季宗笑着捧着稿子放到金镛的桌面上。

    金镛眉头一皱,他写东西时很讨厌别人打扰。而且这种新作者的稿件,交给下面普通的编辑审就好了,若是人人写了稿子都找他,他岂不是得每天看稿忙死?

    金镛不善言辞,而且既然季宗已经把稿子拿来了,他也不好直接赶人出去。当下也不和季宗说话,拿过稿子就翻看起来。

    出乎金镛的预料,不是言,而是类似于散,其有很多的感叹,也有很多很好玩的句子,令人发笑譬如——

    “问世间情为何物。佛曰:废物!!”

    “如果上天知晓我心诚,就让石头也发芽吧。”

    “佛在心,你说它作甚,不如放屁!”

    还有《悟空传》之的孙悟空,虽然书有搞笑的意味,但更多的是顶天立地的霸气就好像“生我何用?不能欢笑。灭我何用?不减狂骄。”

    “若天压我,劈砍那天,地若拘我,踏碎那地,我等生来自由身,谁敢高高在上”孙悟空是一个英雄,顶天立地的英雄,这是金镛看完之后的感想。

    金镛的眉头时紧时松,看了大概五万多字后,他在一张便条上写了几行字,然后将《悟空传》的稿件和便条一起交给季宗,挥示意他离开。

    这是金镛的习惯,由于他口才不好,许多时候都写便条表达,连平时管理《明报》也是如此。

    季宗接过便条一看,只见上面写道:“重说西游,立意颇为新颖。然行太过轻浮,且情节奇俗不堪,望今后予以改正,君于小说一道大有可为。”

    季宗看了便条哭笑不得,金镛先是肯定他,接着又点出他的缺点,最后鼓励他改正了缺点后前途无量。

    肯定c不足c鼓励,面面俱到,果然不愧是敦敦长者之风。

    但这都是场面话,真正的意思是:你笔还不够看,而且有奇也不符合时代的倾向,不符合《明报》的风格,所以本报不收此稿。

    季宗突然想大笑,他第一次抄袭后世大卖的小说,居然被《明报》给拒稿了。

    也算是季宗倒霉,此时的《明报》有倪框等一批作家的稿件,《明报晚报》有温瑞桉等一批作家的稿件,两边的稿源都非常稳定,且销量不俗。因此除非作品质量上乘,否则新作者的小说很难在《明报》上刊登。

    如果换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