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长安,第一座称京的都城。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其时正值端午佳节,吃粽子,挂艾草,浴兰,放风筝,泛龙舟。后世附会,屈原抱石投江自尽,生命悲唱挽歌。当地百姓闻讯马上划船捞救,一直行至洞庭湖,始终不见屈原尸体。恰逢雨天,湖面上的小舟一起汇集在岸边的亭子旁。当人们得知是为了打捞贤臣屈大夫时,再次冒雨出动,争相划进茫茫的洞庭湖。为了寄托哀思,人们荡舟江河之上,此后才逐渐发展成为龙舟竞赛。百姓们又怕江河里的鱼吃掉他的身体,纷纷回家拿来米团投入江中,以免鱼虾糟蹋屈原尸体,后来成了吃粽子的习俗。

    端午临中夏,时清日复长。轻汗微微透碧纨,明朝端午浴芳兰。粽包分两髻,艾束著危冠。不效艾符趋习俗,但祈蒲酒话升平。屈子冤魂终古在,楚乡遗俗至今留。彩线轻缠红玉臂,小符斜挂绿云鬟。

    长安城花灯初上,青年男女挽手逛市。行人纷纷,熙熙攘攘。四海升平,祥和安瑞。

    一位年纪约莫二十四五岁,身穿白袍,袖口纹金线,柳带垂玉坠,发髻束的有条有理,毫不紊乱,四方脸蛋,桃花眼,卧蚕眉,唇红齿白,身形俊雅,嘴角上扬,挂着一丝得意的笑容,风度翩翩,却看着痞里痞气,女孩回眸,男孩侧目,姑婆瞥眼,叔伯暗叹的青年公子,右手捏把折扇,左手背在身后,悠哉轻扬,云淡风轻,走走瞧瞧,吟诵道:“昔日龌龊不足夸,今朝放荡思无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诵完得意洋洋的拐过街口,走入次大街。

    行了片刻,却见一宇精雕细琢的楼阁,建构清雅,结构巧妙,共三层,楼梯外开,阁板上摆放着兰花c富贵竹c银皇帝c银皇后c苏铁c黑美人等盆栽。朱木打造,窗花镂雕,上红底金字牌匾道:柳青苑。

    这人又诵道:“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青青一树伤心色,曾入几人离恨中。”

    楼下围着许多百姓,形形色色,却无人敢踏上楼梯。一楼大堂紧闭,却透灯光。二楼雅门虚掩,倚楼溢彩。三楼四扇门敞开,流光似虹。一阵琴箫合奏声,盈盈传来。琴声婉转清扬,细如抽丝。箫声天高海地阔,大浪拍沙岸。一时眼前浮现出小桥过溪,高山流水,彩蝶戏花,鸟语花香。

    相由心生,曲从心发。抚琴之人,细腻柔雅,吹箫之人,胸怀坦荡。这聆听片刻,喃喃道:“想必抚琴之人,为女子。吹箫之人,为男子。”

    一位看客大叔听到他的话,冲他说道:“你还很有见识,所猜分毫不差!但听你这口音,不似我们本地人,官人从何而来”

    这人一笑,拱扇道:“官人不敢当,在下只是一介布衣。刚从西华蛮荒之地,下山而来。昨日才到长安,适逢端午节,逗留两日。小生还有一事请教,这柳青苑抚琴吹箫之人,乃何方神圣”

    大叔笑道:“看来你有所不知。这柳青苑住着一位天仙般的姑娘,琴棋书画,吹拉弹唱,无一不会,样样精通。但”突然神神秘秘的看看旁人,在他耳边小声道:“据说乃青楼出身,却卖身不卖艺。不!是卖艺不卖身!”这人哈哈一乐,道:“有趣有趣!大叔。您接着说。”

    大叔讪讪笑道:“口误口误!其实具体事宜,我并不清楚。这位柳姑娘来长安不足一月,有幸见其花容月貌的,只有她雇来的丫鬟,其余谁都是耳闻,未曾亲眼目睹,幸见风采。这柳姑娘大门不出,二门不迈,每日除了弹曲舞乐,便是吟诗作对。而现在楼阁内吹箫之人,却是她第一位接见的公子,想必大有来路。”

    这人若有所思,过会,道:“如此说来,不是并未有人来拜访柳姑娘,只是她概不见客,拒之门外。而现在里面的那位公子,却有幸跨过她的门槛,踏入她的闺房,甚至与她琴箫合奏,以曲传情”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