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化五年(公元915年),
朱友贞依赵岩等所议,下令将魏博地区(即魏博军镇)分成两部,其中一部仍以魏州为中心,为“天雄镇”,由贺德伦出任节度使。
另一部以相州(今河南安阳)为中心,节制从魏博分出的三州,为“昭德镇”,任命张筠为节度使。
原来魏博一地的金钱c物资将被均分,兵马拆分后也会有一半人迁至相州驻防。
为了保证这一分化工作可以顺利进行,朱友贞派开封尹c兼镇南节度使刘寻统兵七万从白马渡过黄河,随时准备对当地可能出现的反抗进行镇压。
魏博自罗绍威c杨师厚死后,又开始面临新一轮的洗牌。
贺德伦心里很得意。
他将作为“天雄镇”新任节度使,拥有了一块自己的领地;虽然魏博军镇被一分为二,但是这对于他来说不是坏事,而是好事。
这样,他就可以把以张彦为首的不顺眼的当地将领扔到昭德镇去,逼他们离开本地。
以后,这里就能打造成铁板一块,万事以自己马首是瞻。
贺德伦的如意算盘打得很好。
可惜他和朱友贞都估计错了。
他们低估了一个东西,
“传统”
魏博镇的“传统”。
魏博镇自唐末广德元年(公元763年)成立以来,已经二百多年,实际政权就一直是由地方势力把持,中央无法控制。
通常,上一任节度使死后,下一任节度使由谁担任不是中央朝廷说了算,而是由当地握有实际兵权的人物自行接替,然后报备与朝廷,在形式上走个合法的过场而已。
即使有时候当地没有一个强有力的军头,往往也是由当地势力共举一人就任魏博节度使,以保障当地豪强,门阀,家族的共同利益。
还有一个普遍的情况,就是在节度使帐下也充斥有大量代表着本地人利益的牙兵牙将。
他们一方面骁勇善战,为节度使出生入死,另一方面很大程度上也挟持了节度使的意志,节度使必须为他们的利益c本地人的利益考虑,不能做出伤害他们的决策,否则,这些牙兵牙将随时会调转刀尖,把原有的长官赶下节度使的位置。
外来的人要坐稳节度使这个位置,必须具有两项条件:
一c本身要有强悍的兵力,让人对这个位置不敢觊觎。
二c要能摆平牙兵牙将和本地豪强的各种需求,具有均衡各方利益的政治手腕。
在之前的魏博节度使中,有一任很典型,我们拿来说一说。
898年(光化元年,唐昭宗时期),
罗绍威(他娶了朱温的女儿)继承父亲的职位就任节度使后,曾借助朱温的兵马血洗魏博当地的势力,一夜间斩杀了魏州城里数千桀骜不驯的牙兵,才勉强稳定了他的统治。
事后,罗绍威本以为牙军势力遭到严重打击,他可以成为魏博真正的主人了。
可是偏偏事与愿违,牙军被残酷地消灭,这在魏博当地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牙军虽然一向骄横无比,违反法纪,可是他们毕竟是本地人,在当地有着他们的根,有着相当的影响力。
当人们发现原来强悍如斯的牙军都被节度使联合外来势力设计斩杀,就都失去了原有的安全感和信任基础。
虽然罗绍威想尽一切办法安抚诸军,但是,他仍旧不能扭转本地部队与他离心离德的局面,导致魏博六州,叛乱纷起。
如果权力失衡,权力就会被滥用。
人人担心的c恐惧的就是这个。
安全感是人天性中自然追求,不可缺少的精神需求之一。
罗绍威的这一举措打破了原有的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