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听说西安平有高句丽人参出售,过去张家湾穷,最多也只是看看高句丽人出售人参,根本买不起。如今张旭手里有许多玻璃珠,张旭觉得应该去淘一会,待下回去中原的时候估计可以卖一个好价钱。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辽东号一共一百五十人启程前往西安平。随同张旭前往西安平的还有村里对西安平较熟悉的几个汉子,如果高句丽人不要玻璃珠,张旭只得将玻璃珠兑换成黄金和白银,这就需要熟悉市场的人,至少不会被人骗太多,张旭尚不清楚到底能兑换到多少。

    船舶沿海岸线一路往东,进入马訾水后,依旧是开阔的江面。这和张旭印象里的鸭绿江完全不一样,江的两岸都是山,根本没有后世的平坦开阔地域,这时候的江面足足有六七千米宽,江上水流湍急,幸好张旭乘坐的是五万斛的辽东号,即便是在江心也无惧湍急的江流。

    西安平的市集非常热闹,这里各种店铺掺杂在一起,连琅满目的货物让人恨不得将所有货物都买回去的冲动。张旭将街上所有的高句丽开的商店都逛了,高句丽人的店铺里有高句丽出产的貂皮大衣c貂皮围巾,各种高句丽人参大小不一c年份各不相同,各家店铺的价格都一样,估计他们事先议好了价格。

    一家最大的高句丽商店接受玻璃珠交易人参,张旭见状答应可以卖给他们二十坛二十度的杜康酒。杜康酒已经传到了西安平,二十度的售价五千钱一坛,他很想买一些送给伊夷谟大王,哪怕一坛也好,这样他们才能从国内城购得更多的货物到西安平。可是杜康酒的量太少,所有高句丽商人没有一个人买到一坛,如今张旭一开口就是二十坛,怎叫店家不欢欣。

    尽管张旭一伙人衣着贫寒,可人不可貌相,单是那几十个全副武装虎视眈眈的少年护卫,店家猜想张旭一定是大家族出来体验生活的富家公子,也只有这样的客户能拿得出这么多杜康酒,也只有这样不差钱的人才买得起千年人参。

    “公子,本店有几株千年人参,不知客官有没意向购买。”店老板问道。

    “当然买。只要你有,我全部买下来。”张旭过来就是要买人参的,年份越高,将来出售的利润也越可观。

    老板小心翼翼地端了一个大盒子出来,端到张旭的跟前打开来,一股浓郁的参香扑鼻而来,张旭定神一看,盒子里有三株成色饱满的“人”形大参,参须甚少且壮,一看就知道是年份久远的大参。这时候的人参绝对都是野生的,不比后世,绝大部分人参都是人工种植的,野参基本绝迹,偶尔有小指粗的野参也能卖出个天价来。

    前世人工的人参都使用得少,如今到了这个世界,加上靠近高句丽(长白山在高句丽境内),张旭自然要好好买一些人参享用了,尤其是泡酒,家里有了虎骨酒,还差人参酒。

    这三株人参自然买下了。

    除了人参,张旭还发现了草苁蓉以及其他的名贵药材,张旭也将它们一一买下。

    既然答应了店家,张旭便打发一些人回船上运酒过来,自己接着挑选东西。

    自打崔馨去了一趟东汶后,崔馨时常神不守舍,对李鹤的态度比之过去差了许多,常常爱理不理的。这使得追求崔馨的李鹤也是魂不守舍c茶饭不思。李鹤甚是不解,怎么会这样?到底崔馨去一趟东汶发生了什么事?

    李鹤派人到东汶一打听,这才知道崔馨中意张家湾的张旭,李鹤气得七窍冒烟。那张旭有什么好的,不就是力气大,能打虎,能打猎吗?这年头,光有力气的人多的是,辽东人块头大,力气大,擅长射箭,不过能打虎的还是非常少,想到这,李鹤非常气馁。

    “叔叔,您叫几个捕快直接去将张家湾帮侄儿把张旭给抓到衙里安个罪名弄死得了,免得坏我的大事。”李鹤对李阙道。

    沓氏数代人任县丞,李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