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在皇室和有钱有权人之间流通,且价格非常昂贵,在就是造出的纸品质不太好。要想纸替代竹简成为主流的书写载体,成本必须低,只有低廉的成本才能卖低廉的价格,昂贵的东西从来就不是老百姓用得起的,更别说缺衣少食的古代了。
蔡伦用破布烂绳树皮造纸,成本当然非常低,真要给皇帝他们使用这样的东西制造出来的纸,皇帝也不可能用来如厕,毕竟很脏,远不如布帛来得干净。
再者,世间哪里有那么多的废品?就是用蔡伦的方法造纸产量肯定也上不去,想要广为世人所用自然不现实。张旭的造纸成本肯定要比蔡伦的高,可是有产量,就是贵了一点。
成本最低的一种造纸方式是用稻草做原料,只是稻草纸发黄,做包装的纸皮还可以,要是用来写字和印刷肯定不好,而且还吸水。
后世的宣纸就是稻草和青檀树皮为原料制造的,宣纸的特性就是吸水性能强,书写时墨会洇散开来,用作绘画时有特别的效果。只是对老百姓来说,这样的纸写字很不方便,远不及微量吸水的木浆纸好。
张旭想制造后世的木浆纸,如果加入适量的竹浆,这样纸张可以做得更有特点。
木屑木匠家有许多,平日里都是用来生火用的,可以将村里的木屑全部利用起来,要想造纸这点肯定不够,张旭让人带了油炸食品到东郭和东汶去两村换木屑回来,有多少收多少。
千余斤木屑收集回来。
八叔那帮忙打造了几把铡刀,专门切麻用的。切成一段一段麻放在石臼里不停地舂捣,直至烂如泥浆。
木屑先放到水力清洗干净后放到石臼里舂捣,亦是捣烂如泥。
众人舂捣的同时,张旭让篾匠们帮他制作三十个捞纸用的长方形竹帘,内框尺寸和a3一样大,竹篾有多细就做多细。
张旭准备了一大大木桶,桶里装上清水,接着倒入麻纤维浆和木屑浆,还有少量碱和石灰,搅匀后,将竹帘沉入浆液里,来回在水里晃了晃,然后捞起来。
竹帘里有一层泛白的浆液,细小的纤维纵横交错。
张旭将竹帘平放到火塘边,很快地,竹帘上浆膜的水分开始蒸发。没多久,依附于竹帘的薄薄黄浆四周翘了起来,一张方形的纸在竹帘上随着热气微微浮动。
等到纸干了,张旭用毛笔在浅黄色的纸上写了一个“纸”字,墨水落纸后没有洇散开来,张旭在才安心了。
纸张的柔软度还可以,就是有点厚,张旭往缸里加了半桶水稀释后又捞出一张测试,这么来回数次总算测出浆液和清水的兑换比例。纸张的厚度跟后世的七十克复印纸差不多厚。
(本章完)
松语文学免费小说阅读_www.16sy.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