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旭拎了一只野猪后腿和一整只野兔肉去找张绍,让他帮自己打铁锅c锅铲还有钩镰枪。
雪地里上下山非常不方便,如果有钩镰枪,遇到不好攀爬的地方可以用钩镰枪勾住前方的树木或是藤条攀爬而上,要是遇到猎物可以用枪刺或砍。
张绍是八叔的儿子,八叔不是张旭的爷爷所生,农村有个习俗,就是同辈份的男人按年龄排序,通俗的说法是排行,八叔跟张旭父亲同辈,排行第八,所以张旭管他叫“八叔”。
八叔的儿子张绍和张旭同岁,和张旭差的是月份,张旭的发小,正因为此,张旭没少到他店里帮忙打铁。张旭那把环首刀就是八叔亲手打造的,没收他钱。再则,张旭也付不起钱——一把百炼环首刀少说也要一万多钱,不管张旭那把环首刀是几炼的,对张旭来说都是天文数字。
只要八叔不在家,张绍就会住在他家的铁铺里,张旭径直去铁铺找张绍。
铁铺距张旭家有一点远,走了好一阵才到。此时,张绍正在铁铺里打铁。
整个冬天,张绍要把铁矿融成铁块,而后把铁块锻打成钢,最后打成家家所需的各种农具。八叔想要张绍接他的班,这两年的冬天,张旭只要没事就在铁铺帮忙张旭打铁,所以打铁这活他也略知一二。
张绍见张旭精神比起受伤前更好非常很开心,再看到张旭手里的那只猪腿和野兔肉更是欣喜,拎了东西过来,肯定是给他的。这大冬天的,有大猪腿和野兔肉加餐,自是美事一桩。
“旭哥,哪来的?”张绍知道这天气没办法出去打猎,可张旭却有新鲜的野猪腿,一看就是新杀的。
“就你废话多,有吃的还堵不住你的嘴?”张旭笑道:“帮我打口铁锅,还有一把锅铲。”
这时候的饮食不是煮就是烤,炒菜到宋朝才开始有的。自然没有铁锅和锅铲之类的炊具,张绍也就无法得之合围铁锅,什么是锅铲了。
铁锅不是打出来的,是用铁水铸出来的,只不过,铸造前,要把铁块锻打几遍,去除杂渣,然后把铁块融化了,将铁水倒到模具里,铁锅就成了。
张旭和张绍一说,张绍就明白了过来,锅铲的式样张旭在地上花了一个草图,“不就是一个小号的铲子吗。”张绍道。铲子是铲地的农具。
“说好了,我要全铜的,千万别给我加锡和铅,这两样东西可是毒人的玩意儿。铁的锅铲容易生锈,没办法用。”张旭解释道,古时候的铜制品为了增加铜的强度,加入一定比例的锡和铅,尤其是武器,锡和铅的添加更多,张旭可不喜欢这两样东西出现在锅铲里。
“铜的不够锋利,还是铁的好。”张绍不解。
“我又不拿它铲地,铲菜的,你说要那么锋利干嘛?”张旭笑道。
张绍很是纳闷,不管了,几十斤肉还是换得了的,锅铲薄薄的也用不了多少铜。
知道了模样做起来就容易多了。两个人在铁铺里叮叮当当敲打起来,没多久锅铲就打好了。
铁锅的铸造也比较容易,麻烦一点的是铸模具。不过对两个少年来说还是不难。没多久,直径接近一米的铁锅模具做好了,红彤彤的铁水倒进去,铁锅就成了,就等铁冷却下来就可以拿出来了。还为铁锅配备了三角形的架子,家里没有砖头,铁锅总得有个可以搁置的地方烧煮。
钩镰枪其实就是变种卜字戟。卜字戟是秦汉时期使用非常广泛的一种武器,没人不熟悉。张旭说需要的钩镰枪枪头和槊的枪头差不多长。
尽管如此,张旭还是将图样画给张绍看。张绍立马明白过来,这东西很容易打造。两人继续开炉打铁。要打猎用的自然需要最好的钢,张绍从屋里取出镔铁来,两人忙活到了黄昏,这才将两把钩镰枪打造出来,还有配重的枪尾铁鐏,枪柄需要张旭回家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