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二十年四月,根据可靠情报,陈友谅即将率大军进攻应天,兵势极为强大,谋臣武将个个人心惶惶,而就在这战云弥漫之时,一位身份卑贱的妃子为朱元璋生下了一个儿子。当然,这实在不是个生孩子的好时候。很多人都已经准备收拾包裹分行李散伙了,没人顾得上这位母亲和他的儿子,朱元璋照例去看了看,但也仅此而已。对他而言,现在最重要的是保住自己的命,儿子已经有三个了,多一个不多,少一个不少。在险恶环境中出生的这个婴儿,就是朱棣。
一位传奇的帝王从此在历史上留下自己的痕迹,从一声啼哭开始。自古有云:善用刀剑者,死于刀剑下。而对于这个婴孩而言,生于战火,死于征途,似乎就是他一生的宿命。朱棣的童年是在一种特殊的环境下度过的,他的母亲并不是马皇后,他的母亲另有其人,其身世十分神秘,也正是因为他的母亲身份低贱,且并非长子,从小朱棣就没有得到过什么好的待遇,当然,这是相对于他的哥哥朱标而言的。而朱棣从小就被告知,自己将来只能做那个高高在上的继承人的臣子,当那个人登上皇位后,每当听到他的指令(圣旨),必须跪下并以虔诚的态度接受,即使这道指令是让自己去死,也必须服从,并叩谢圣恩。
凭什么?就因为他早生几年?这种不公平的待遇随着朱棣的成长越来越明显,何苦生在帝王家啊。朱棣就是这样成长起来的,母亲身份低贱,得不到朱元璋的多少宠爱,他有三个哥哥,二十二个弟弟,故虽贵为皇子,却没有多少人关注,浑似路边野草般无人照料,但最让他难受的是,哥哥朱标却可以享有一切优待特权,他用的东西是最好的,所用礼仪是最隆重的,文武百官见到他就跪拜行礼,诚惶诚恐。
洪武四年,十一岁的朱棣被封为燕王,这并不表示朱元璋特别看重他,他的二十六个儿子都被封了王,这不过是例行公事而已。
朱元璋认为元朝之所以经常发生宫廷政变,主要原因是没有立太子,因此他一称帝就要解决这个问题。他还看到当元末农民起义四处爆发的时候,元王朝在各地缺少强有力的藩卫。有鉴于此,洪武三年他就作了封藩的安排,即把各个小儿子封到各地当藩王。他为了不使天下人感到他私心太重,在封藩前还特意作了一番表白:“天下之大,必建藩屏,上卫国家,下安生民。今诸子既长。宜各有爵封,分镇诸国。朕非私其亲,乃遵古先哲王之制,为久安长治之计。”
燕王朱棣明太祖四子,建藩国于北平。洪武三年朱榑,明太祖七子受封齐王,洪武十五年,就藩青州府。朱橚[su]明太祖第五子,于洪武十一年封周王,封地到凤阳。
朱元璋而其生殖能力也值得一夸,在没有他人帮忙的前提下,他一共生了二十六个儿子,十多个女儿。此外,他还收了二十多个养子,粗略加一下,这些人足够一个加强排的兵力了。这不朱元璋刚刚驾崩这些儿子女儿都从藩地赶来参加他华丽的葬礼,燕王朱棣顺便也来看看他的好侄儿年仅十五岁的朱允炆,那个小毛孩儿称帝,他心中多的是不服,一个书生软弱的模样凭什么自己要听命与他,论处理政事出兵打仗,谁能比得上我!
“四哥”齐王朱榑优哉游哉的走进朱棣的书房
“嗯~”也没抬眼看朱榑,看着手里一本蓝面儿书籍顺手翻了一页。
“四哥整天在这宫里看书写字,也不觉得闷,难得来一次应天也不出去逛逛”随手拿起摆放在朱棣书桌上的甜橘剥完含入一片。
“你就知道胡闹,如今新帝刚继位,我们几个王爷本就是藩王在这京都还是本分一些,免得给朝中那些老臣留下什么口舌”又随意的翻了一页书。
“允炆,书生气十足而又温文尔雅他不会在意,那些朝中老臣如若说什么让他们说去就是了,早晚本王要割了那些老家伙的舌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