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连成了一张可以解读的网。很多人都还记得当年魏池和陈昂的交情,细细想来,如此皆有可能。不是没有人怀疑过魏池,只是这一切迷雾太深,看不透的太多。

    卫青峰找到的证据颇为令人寻味,他在魏池的书房里发现了一张信封,这张信封的地址正好写的是陈昂所在之地。大家当然都还记得陈鍄把陈昂贬到了哪里,魏池并不是贵州人,没听说他有任何亲眷在贵州,如果不是要写给陈昂,那他要写给谁?他和一位被贬黜的藩王联系,是要表达怎样的信息?

    虽然陈昂已经坐稳皇位,陈熵早已是明日黄花,但这件事关乎弑君之罪,满朝顿时哗然。

    陈昂的态度倒没有暧昧不清,整件事情并没有交由锦衣卫,而直接交给了刑部,看来是要撇清关系,让大家放心的查,甚至由周阁老出来发话,表示绝不干预此事,全权由内阁代理。

    林宣从衙门到家的时候,家里的长辈早已知道了,林家有些长辈虽然和魏池有些书画上的来往,但官场上的几位都不是太看得上他,特别是林孝一脉更是言辞之间有些想要落井下石的意思,林宣听着他们的问话便有些心烦。

    “晚辈认为这件事情还不宜太过喧哗,毕竟只是一个信封,算作存疑就得作罢。如果真是魏大人所为,那么是用何方法作案的?这个要从何查起?开棺验尸?谁敢?谁愿?”

    “这是弑君的大案,何为太多喧哗??”说话的是林孝的儿子,如今任职鸿胪寺:“就是存疑就够了,要彻查案件,谁敢不开棺验尸?”

    “晚辈有一事不明,”林宣耐着性子:“如今天下已定,做这些猜测有何意义?”

    “天下已定?”有人便冷笑了:“你的意思是这天下已经定了是姓魏的了?那如今不能扳倒他,要等他翅膀长硬了真把我们都一起做了?”

    林宣叹了一口气:“此言差矣,如果魏大人真有这个心,那他不止和当今皇上有私交,他更是先皇的老师!晚辈认为他若真有不臣之心,何必不学做曹操?犯了如此大险,要谋得的就是现在的局势?”

    你们想证明什么?证明魏池是燕王的死士?宁可背上弑君之罪都要帮燕王上位?

    你们想证明什么?证明燕王为了上位宁可弑君?

    屋内的几个人沉默了。

    “魏大人不是这样的人,”林宣恭敬的抱了一个拳:“各位长辈请想一想,魏大人学子出身,并非三六九教的人,他要如何才能在宫禁之中谋杀皇帝?如果真的拥护朝中的言官要求开棺验尸,验不出个所以然的时候又当如何?言官要求彻查可以是是为了公平道义,我们林家如果要求,那就是与皇上对着干,这对林家有何好处?”

    “如果没有铁证,他自己的学生为何要揭发他?”林孝的儿子还不死心。

    “谁知道呢?”林宣冷冷的摇摇头:“与其争做先锋,不若相时而动,如真的查出了些有用的事情,咱们林家再动不迟。”

    至少先看看秦王和王家有何动静才是啊!林宣内心有些无奈,林孝一家似乎将自家的落魄全权归罪到了魏池头上,这是因为惹不起内阁?还是真认为魏池是未来最大的敌人?

    谁知道呢?

    激愤的群臣几乎都和林家一样,抓住了这个信封的线索紧紧不放,但真做司法的人却和林宣一样态度保守。郑储郑大人显然要归为不喜欢魏池的一派,当年江南弊案的事情他还没忘呢,但回归现实,他作为刑部的人可不能起哄,他要拿出真凭实据才行。

    而且他所处的位置比林家艰难多了。他当然想明白了林宣想的那些,如今查不出还好,若真的查出来些不该看到的,自己要怎样做?审秦王还是审,审皇上?

    郑储愁白了头发。

    第二天恰逢朝会,郑储当朝要求三司会审,既然魏池已经回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