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最快更新浮生·宣华录最新章节!

    曲径回山过宝洞高台起舞迦陵颂

    八月月末,仙姑怀抱两婴回至黛眉山脚,路过神雨蕉林时搜寻陷阱周围,发现绑着彩铃发带的小符儿正躲在一棵古树下梦黄粱,欣然微笑,便以拂尘轻轻扫过其粉若桃花的脸颊。

    原来,小符儿自六月跟随仙姑下山后,便谨遵仙姑法令,只在山脚树林一带绝少人烟处活动,以陷阱捕猎为食,以野菜充饥果腹。因仙姑回返之日足足推迟了一个月,符儿在树林子里早已混了个如鱼得水,脸上显得圆润了起来。

    刚开始在林子东头老猎户家以陷阱捕到的花毛狐狸换了几晚食宿,隔几天又往林子东南方向结识了一户农家,以一头野猪与一位小胡子大叔换得一支牧童竹笛,仿着那天从柴荣公子那儿听来的旋律试着吹了个四五六。

    林子南边儿的大叔说符儿换得不值,符儿却不生气,又给这户大叔送了头鬃毛猪。

    后又在林子西边儿的一位采药师父那里用一头雄鹿换了些人参和鹿茸,说是顺补之药,本打算带给林东头老猎户一家,却在途中因贪食咬了几口,高挺的小鼻子里却淌出浓浓的鲜血来,把小符儿吓得赶紧丢掉剩下的药材,捂着鼻子跑回药师那里说他给的是毒药,弄得药师哭笑不得,只得细细地给符儿讲论药理。

    下山生活两个月里,符儿学会了好多种男子的称谓,有的叫老爹,有的叫大伯,有的叫公子,有的叫小哥;认识了许多种药材,有的是治病的,有的是害人的,有的是别人能吃自己不能吃的,也有别人不敢吃自己吃了觉着还好的;更感受到了山下与山上的不同,山上由姑姑说了算,食物用器等皆按需发放,山下则由“猎物”说了算,想喝热汤想睡暖床都得拿猎物来交换。符儿说不出哪里好哪里不好,只是各有各的方式罢了,不过心里将这些比较都装着,想着上山说给姊妹们听。

    终于,贪睡的符儿被仙姑的拂尘唤醒了,一睁眼见到两个如花绽放的小妹妹,符儿觉着好亲切,接过眼珠子里有两颗黑葡萄的一个,抱在怀里亲了亲。

    在仙姑的盘问下,忽然想起关在山洞里的白狼,随即牵了出来跟着仙姑欲回山上去。

    一路上,小符儿的嘴里就没歇过,什么设陷阱啊,捉白狼啊,捉花狐狸啊,掉坑里啊,入古墓啊……仙姑听闻此处,心头乍惊,便详细询问出入古墓之事。

    “何人教得你开启石门之法?”仙姑厉声问。

    “没有别人,就是那个不小心掉进陷阱里的公子呀。”符儿回答。

    “那你进入古墓后见过何人何物?”仙姑继续盘问。

    符儿也没多想,挠着头回答说:“除了公子,我什么也没瞧见。”符儿本无心之言,仙姑看起来却很不高兴,将拂尘一挥,不怒而自威。

    仙姑虽口里不言,心里却想着当年与静海、德清三人初次进入古墓时的情景。那时的自己,眼中所见全是墓藏之经籍典志与神兵宝物,而清儿所见者唯有静海一人,遂叹息到:“什么花结什么果,真乃孽缘矣。”复又望了白狼和符儿一眼,见符儿天真之态,白狼可怜之身,仙姑沉思良久。

    得知符儿已初尝五行命理,心中便暗自有了打算,让其紧跟其后,绕过峡湾,经过碧水寒潭,终于来至飞沙岩,却见一巨石挡路,左临悬崖,右立峭壁,进无去路,退有飞石。

    符儿停下以问仙姑:“姑姑,为何先前下山要蒙眼睛,此番上山却让九儿眼见此景?”

    仙姑不语,只道:“无须多问,随我来便好。”只见仙姑竟朝悬崖边迈步去,一个转身便进入了云里。

    符儿吓得两腿发软,不敢前行,白狼紧随其后,用头顶住将符儿往前推了几步,往下一看,身体已临万丈深渊而自己却腾在雾中,丝毫没有下坠之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