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确。
尽管只是篇幅不长的报道,位置也放的不显眼,还没有配图。可是能登在这种发行量相当大的‘大报’的头版上,肯定是有着一定社会关注度的事件才有可能。
莱维细细读了一下那篇不长的报道,大体上就是一个高中生毒杀了邻居家上幼儿园的孩子的事件。看报道里那个凶手自己陈述的作案动机,是因为备考感到焦虑,而隔壁的小孩子又整天吵闹,最终使得高中生精神崩溃做出了令人发指的行径。
乍一看是个典型的杀人凶手的普通陈述。除了感慨一下高中生房间的墙太薄,若是家里条件好些换一套高档的房子大概就不会因为邻居吵闹铤而走险,也就没什么别的值得多看几遍的地方。要说这个案件当时能引起一定的社会关注度,估计主要也是因为凶手是个学习成绩相当优秀的未成年人,而被害者更是个旁人眼中乖巧可爱的小女孩。正是因为两者的身份和案子的内容反差太大,才让看客们纷纷发出类似的感慨。若把凶手换成一个从事体力劳动的穷困成年男人,被害者则是喜欢叫上一堆狐朋狗友到家来聚会玩闹的无业游民混混,那么有关这条新闻的报道,想必多数别说上不了头版,说不定都未必能在这份报纸里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
“这些都是你自己写的么?”
莱维指着报道边上写着的一些他看了也还不太搞得懂的批注一般的文字和图形。这肯定都是黑桐干也做的‘笔记’,但到底是什么意思莱维可看不出来。
“当时主要是无意中发现报道里面一些不太对对劲的地方,就多看了几遍,然后记录下来的一些疑点。”
黑桐指着报道中那名记者和凶手简短的几句问答。在莱维看来,那都是很普通的采访罪犯的套路。无非就是问问犯人是什么人,多大年纪,为什么会犯案,当时是怎么样的心理,事后现在有没有忏悔有没有后悔。而作为凶手的那名男高中生,他的回答也属于挺标准的希望能得到一些同情而获得轻判的自我维护型回答。诸如表示自己当时只是一时冲动,时候相当后悔相当自责,再委婉地透露对方其实也有错误等等。要说有什么值得怀疑的地方,大概就是那名其实是投案自首的少年回答的太滴水不漏太套路,给人感觉平常地就像是报道的记者自己总结后重新撰写了一遍?
“当时这名凶手其实还接受了媒体的视频采访,那段视频我看过很多遍,这篇报道里写的全都是他回答记者的原话。”
原来如此,那的确就有点让人好奇当时那名凶手的心态了。不过对于莱维这个当了很多年老师,各种各样学生都接触过的人,却也并不觉得这样的表现就非得说是多么地不正常。文章里写了那名犯下杀人案件的少年是个很聪明成绩很优秀的学生。还经常创作一些发明获得了许多著名的奖项。
尽管高智商的天才其实并不像常人想象的那样,都有各种性格上古怪的地方或者习惯某些怪癖,总之就是将那些天才想象成不像一般人的奇怪的家伙。最常见的公众想象的形象,就是那种智商很高但情商非常低,就连基本的与人交流的方式都不太擅长的看上去有点笨的模样。然而事实上大多数天才或平时看上去没什么不同,或一眼就能看出他比旁人优秀。很少有那种凡人脑补出来安慰自己给自己找心理平衡的极度畸形的形象。开始在莱维接触过的那么多学生里,也的确存在着因为比别人聪明,而性格上显得比较怪异的人。
这类人最典型的就是不合群c不喜欢跟别人打交道。其次诸如看不起人这样的事情也很常见。不过莱维总觉得这些种种不招人待见的性格特征,未必就是因为那些人自恃才高八斗不屑凡人。说不定他们本来性格就是容易让人讨厌的类型,只是恰好又生来一副好头脑?
这篇报道里的那名凶手少年,就从字里行间透露出一种看待他人相当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