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陆的蒙古帝国也远远不及。因为这支来自于通古斯冰原的蛮夷将其渔猎民族的狡诈、凶狠的本性发挥到了极致,尤其是在狡诈一事上,即便是那个被他们认作祖宗的女真人也要相形见绌。

    可是即便如此,历史上的南明王朝也并不是没有机会翻盘,至少李定国和郑成功都有过这样的机会,但是由于各种各样的原因和意外,他们并没有取得最终的胜利,从而如岳飞那般逆转华夏被蛮夷窃取的命运。

    陈文很清楚,他并没有李定国和郑成功那般用兵的才能,他也没有大西四大王子和郑氏集团少东家的身份。白手起家的他所拥有的是被此间后世的人们所开启和总结的思想和知识,以及对于逆转未来的坚定信念,还有为此而不惜以身为祭的勇气。

    但是仅仅拥有这些并不够,想要战胜这样的强敌就一定要建立起一支和这个时代的其他军队截然不同的新式军队。

    陈文在前世看过很多历史小说,其中不乏以建立近代或是现代军队去吊打封建军队的,而纵观历史,他也能够理解这些作品的作者的想法。因为历史上犹如机械般精密冷血的近代军队很少输给依靠个人武勇取胜的封建军队,而在近代军队的基础上被灌注以民族或是阶级信仰的现代军队更是能够摧枯拉朽般的战胜近代军队,哪怕这些失败者的兵力更为雄厚,装备也更加精良。

    而决定这些胜负的缘由其实也很简单,因为胜利者较之失败者能够进行更加艰苦的行军和战斗,也能够承受更大的伤亡比例,而一支远比对手更加敢于牺牲的军队是没有理由会失败的,除非对手的科技树已经攀出了无视人类勇气的黑科技。

    陈文最初的想法就是如同他曾经很喜欢的一部小说的主角那样,找一个能够阻隔清军的海岛,在一个boss级人物的羽翼下建立起一支近代军队,然后平推满清。哪怕这支生长在封建社会土壤上的近代军队最后会成长为清末北洋新军那样的怪胎也在所不惜,因为这个时代的封建军队一样不可能战胜这个怪胎。

    可是当初那段为了组建团队前往福建而讲古的时光却让他意识到他错了,而且错的很离谱。陈文很清楚,他错的并不是这样的怪胎能够战胜封建军队,错的是他建立这样一支军队的后果和为什么有更好的选择而弃之不顾。

    讲古的那段时间,他讲过很多故事,朱元璋、岳飞、班超、陈庆之、陈汤、傅介子、耿恭、王玄策、戚继光等人故事都曾经从他的口中说出,而最为耗费心力、也最为他喜欢的便是岳飞和戚继光的故事,甚至他根本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直到那天晚上,孙钰的那句“食民之禄,为民请命”才彻底点醒了他,因为这两个人都曾经建立起一支以救民为己任的军队,而他们所建立的军队也凭借着救民之志在战场上战胜了那些以残害华夏生民为乐的蛮夷。也是在那一天,他终于明白了其实他还有更好的选择。

    一个手无缚鸡之力的书生都可以为了百姓而战斗,我为什么不能重建一支愿意拯救万民的军队呢?

    只不过,想要重建这样一支军队是极其困难的。更为遥远的岳家军不提,重建戚家军也不是编练鸳鸯阵或是依照戚继光兵书把里面的战阵编练个遍就够了。一支军队最重要的乃是军魂,如果不能把军魂重新注入其中,他所编练出来的也不过是支顶着戚家军皮囊的行尸走肉。

    戚继光那个时代的戚家军拥有着诛灭倭寇鞑虏、护卫华夏生民的信仰,也拥有随之衍生出来的使命感。除此之外,戚家军有着高额的物质奖励作为基础,同时依靠着严苛的军法将这支军队的战斗**限制在诛杀蛮夷而非残害百姓之上。正因为如此,戚家军才能够扫平倭寇、席卷北虏,哪怕是戚继光死后,他提拔的军官和建立的军队依旧在这个信仰之下与蛮夷战斗,至死不渝。

    陈文坚信,唯有这样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