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武城会议室。会议室是一排椅子围个圆形,中间摆个圆桌,不是很大,也就能接待十人左右。
江河行安排众人落座,眼看众人稍显拘谨。江河行就先坐下,然后拉着樊嘉坐到自己身边,大家才放心落座。
江河行道:“大家从长安洛阳不远千里来此行商,可还习惯吗?这里现在也是我大汉之地,各位不要担心。若是有人故意找麻烦,你们可以直接去找商会,找显武府都可以,实在不行找我都可以。”
一位50岁上下的红脸老汉道:“和王,我姓杜,叫杜邦。这里秩序很好,做生意没什么人捣乱。只是我想问和王,这里的盐能不能让我们多带一些。这里的商铺我问了几家最高只卖10斤盐。我想多带些回去送亲友,你看可不可以?”
江河行道:“杜先生,我们这里盐也是受管的,不是说我不想放开,我只是不想扰乱汉地卖盐的秩序。你们从长安洛阳来,肯定知道盐不是私人可以做的。若我这里,走的盐太多,朝廷的盐没人要,朝廷不是要和我打仗啊。到时候就一点生意就没的做了,你说是不是?看来只能委屈你的亲友,这个盐10斤虽然不够,可你多来几次,应该也够吃了。”
众人想笑这个老杜,又有些不敢,这时候有个三十多岁的年轻人站起来道:“和王,我已经在显武买了商铺,不知显武这里的地可买吗?”
江河行道:“我这里田地分两种,一种永业田,不交任何赋税,不服劳役。还有一种是开荒田,凡我大汉之民,来此都可开垦种植,前三年没有赋税,没有劳役。以后每年是收成的三十分之一纳粮,没有劳役。这种田是可以买的,不过好像现在没有,你们谁能组织开荒的话,这些田地都是你的开荒田。永业田只有入户平州者才有此田地,现在平州人永业田都种不完,好像没有开荒田。”
那年轻人道:“此地若是我开垦就是我的吗?”
江河行点点头道:“是,我们会发放凭证给你。”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纷纷,脸显喜色。
江河行等了一会道:“现在我平州之地甚大,若是各位有兴趣,我过几天带各位转一转,看看都有哪些商机如何?”
众人都是大喜,商定后天,一起出行。除了樊嘉,众人纷纷离去。
江河行问樊嘉道:“众人为何对田地如此在意?你们做生意赚的还少吗?田地是个长期投资,平州这里的粮价便宜的都要拿粮食喂猪了,你们图什么呢?”
樊嘉笑道:“和王有所不知,我大汉以前对我商家之人有限制,但只是身份上限制。比如不能穿什么衣服,不能住什么样的宅院,不能用什么样的马车等。武帝之后,不光身份上限制,很多生意也不让我等小民做了,比如盐啊,铁啊之类的,都只能朝廷在做。只要你做的大了,朝廷总是很容易找你的麻烦,比如你穿衣服不合礼制了。穿衣服不合礼制的多了,为什么就抓我们这些人啊?抓了就是钱啊,其实朝廷就像养鱼一样,看你这只鱼大了,就把你吃掉。
那些儒家书生天天吵我们破坏这个,破坏那个,我们也怕啊。好在现在大家都不是死脑筋,赚了钱就买地,不是说“以农为本”吗,我们商人也“以农为本”啊,这下大家都没话说了吧。
买完地之后,大家才知道,种田才是好生意。不只是每年能收多少,问题是地就这么多,人越来越多。那些来租地的人,每亩交租都会多一点。朝廷的税不变,想租地的人越来越多,地租就涨了啊。大家做个地主比做生意人轻省多了,朝廷啊,儒生啊,也不再说什么了。这是他们说的啊,“以农为本”啊。
再说大生意朝廷在做,只有朝廷看不上眼的小鱼小虾才论到我们吃。自己的生意做大了,朝廷又不放心,做生意又不是没风险,相比较而言,种地风险几乎没有,朝廷又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