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庆还想争辩什么,江河行摆摆手,说道:“你看着吧,看将来会怎么样再说,但愿我说错。”
江河行转过头,看看马援道:“你对王莽儿子王获杀死家奴,被王莽逼的自杀有何看法?”
马援歪着头说道:“安汉公大义灭亲,自是好的,不过总觉的有些过了。”
江河行欣喜的拍拍马援的肩膀道:“你还年轻,我要你记住一句话:远离大义灭亲之人,因为他们没有人性。”
马援点点头,记住这句话。刘庆瞪着两只眼,满脸的吃惊表情,他是深受儒家教育出来的人,可没想到江河行对儒家经典观点如此不屑。
江河行依旧不和他辩论,淡淡地说道:“你以后也长个心眼,仔细观察那些大义灭亲之人,看看他们都做了什么再说。”
江河行又和他们安排了一些事情,让马援将带来的人马看管好,有机会整训一下,这里随时要展示乌海地的兵力,让刘庆收集朝廷的消息。
又过了两天,朝廷迎宾礼官宣布三日后召见,让他们准备全部进宫朝觐太皇太后和皇帝。
三天后,四更天,天色还是漆黑一片,夜空中星星闪烁,东方的启明星已经高挂东南角。宾馆的院子中,灯火通明,江河行和刘庆,马援等一干人打扮一新,全部着汉装,只是都是短头发,没有冠,也没有帽子。整队完毕,礼官走了进来。
他们在礼官的带领下,各个手举火把,先到章台大街,一路向南。路两旁的建筑都看不清,影影绰绰,感觉很是高大,后来再向西拐。足足走了一个多小时,天色微明才走到一个大门前。队伍停了下来,等了许久,天色已经大亮。看到正门正黄色的大门,上面钉着一排排门钉,铁钉超大,江河行扫了一下,刚好81个,一排九个,共有九排。看来跟故宫差不多嘛,江河行心里想。
这个时候从宫内走出新的礼官,带领他们一直向北走去,一路上青砖铺地,往前走没多远,就到了前殿的阁门之外,礼官入奏。不一会,钟鼓齐鸣,江河行虽然听不懂,就感到有些闹,声音太大,乱七八糟的感觉。江河行站在队伍的中间,刚刚看清殿内的情形,大殿有点类似故宫中的正大光明殿,只是感觉更大,或者更空旷。两面坐了一片官员,说坐其实也是跪,这个时代坐就是跪。
耳听的声音越来越大,中间夹杂着侍卫吆喝的声音,一个16人抬的肩舆,被抬了过来,中间坐着一人,身着黑色的袍服,袍服绣着图案,看不清是什么,不过这人就是皇帝。
官员全部站立,皇帝坐到御座上。这个时候,一个官员走了过来,带领大家进到大殿,江河行尾随其后。这些早有人教过,这个官叫典仪官,在他的带领下,大家跪拜。
大家站立好以后,一个高个红须的官员来到江河行面前,手举托盘,江河行将准备好的“国书”放上去,但见他转给皇帝前面的宦官。宦官又将“国书”转给皇帝,那皇帝看起来十三四岁的样子,满脸的病容,显得萎靡不振。
皇帝打起精神,看了看“国书”说道:“乌海归顺我大汉,乃是上天赐我大汉福地,保我北地平安。请太皇太后定夺。”好不容易,把话说完,皇帝又将“国书”交给宦官。
宦官接了过来,双手捧着向后面走去,江河行才注意到皇帝的后面是个帘子屏风,不一会,里面传出苍老的女人声音道:“江河行率乌海之地归顺我大汉,乃是列祖列宗神灵保佑,上天才肯赐福于我大汉。江河行,乌海之地,有多大呢?”
江河行施礼道:“回太皇太后,相当于幽州、冀州、并州加一起大小。”
朝廷中一片惊叹之声,帘子中,太皇太后继续说道:“前圣人在奈有九州之地,我大汉现在开疆扩土,现已有十三州之地。今天乌海来归,我赐你地为平州,赐你为和王,赏金千斤,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