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场征收c自由贩卖。
这八字传入郑侠如的耳中时,有如夏日的惊雷一般,惊的他整个人都说不出课来,以至于半晌都愣在他。
瞧着他惊诧的模样,朱明忠端起茶杯,缓声说道。
“其实,说白了就是增加场课,改正引课,”
超越时代三百余年的见识,使得朱明忠非常清楚,应该如何实现盐税的利益最大化,最大化的选择就是实施专卖制度,就是制造到销售,都由官府直接掌握,甚至一度,朱明忠也曾计划过在江北实施专卖制度,但显然不太现实,毕竟这牵涉到诸多利益,而且加之当时立足未稳,盐税又关系到江北的根本,自然没有贸然从事。
但现在朱明忠选择另一种方式,因为掌握着两淮盐场他所需要的不仅仅只是江北的市场,而是整个的淮盐盐区甚至还有其它盐区。
“废除引商,直接于盐场按晒场产量,直接征税,改引为担,百斤一担,每担收1两3钱盐税,准许私人自由贩卖,如此一来,既可免除盐商从中盘剥百姓,亦可保证盐课不至于流失!当然,更重要的是,盐场皆为官场,每亩盐田每年生产多少盐,本就有定数,两淮盐场若是运出200万担,可得盐课税银260万两,待到他日人丁日多,这盐课自然也就日益增加!”
见郑侠如依然是一副惊骇状,朱明忠又继续说道。
“当然,废除“引岸专商”之后,自然也就不会再有盐商垄断之事,就可以从根本上避免盐商把持盐税的事情再次上演,而且,无论是盐场盐民亦或是贩卖盐货的私商,大抵上都是散商,因盐利尽归官府,加之散商之间互相竞争,使得盐价不至于像现在虚高不下,这些散商势必难成旧时引商强势,容易为官府操纵,在其运抵贩卖时,亦可征收课税补充地方。”
现在,听着经略的解释,郑侠如整个人都已经明白了,经略的意思已经再明白不过了,就是要废除引商,盐商们的捐纳,那里比得上直接收盐利于官府更方便?
别说是那些盐商捐出了百万两,即便是几百万两,恐怕也很难让经略回心转意。毕竟,这盐利委实太大了。
崇祯朝时举国盐引总数不下四百万,可才征上来多少税?若是当年行不是“引岸专商”,而是这“就场征税”,恐怕都不需要加征三饷,仅凭这盐课,就能征收不下两千万两盐课。如此,又怎么可能会有崇祯朝的穷困莫名。
经略是要北伐的!
既然要北伐,自然要想办法加盐课。
心下常叹口气,郑侠如想到了这扬州城的繁华,恐怕自此之后,这扬州城繁华便不复存在了!
“经略所言极是,若能就场征税,非但能增加盐课,更能令天下商贩纷纷前往两淮贩盐,尤其是湖广一带,湖广以及江西,自古既不产盐,唯依赖淮盐,如若经略能与安庆c清河等地设立分场,将盐自盐场运抵各分场,许各地商贩自由买卖,以下官看来,今年淮盐产销恐怕不下400万担!所得盐课必定不下500万!”
尽管可惜着扬州的繁华不再,但并不妨碍郑侠如主动出谋划策,帮助经略进一步完善盐货的运销,毕竟他本就是盐商出身,自然知道应该如何做生意。
500万两盐税!
足够维持江北军政支出,只需要在心底略加思索,郑侠如便知道经略绝不会放弃“就场征税”带来的巨额盐课,这远远超过盐商可能缴纳的极限,即便是他们输捐助饷,也不会拿出这么多银子来。
而更为重要的是,自此之后,整个大明的盐务都会发生根本性的变化,待到将来大明中兴之后,各盐场皆实施就场征税时,大明每年仅盐课既可得到上千万两,而且随着人丁的增加,盐课只会越来越多。这盐课在将来甚至将不逊于田赋。
“每担一两三钱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