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胜战计”中第二计是有名的“围魏救赵”。
这一计听起来仿佛不象“大人”所为,而象“小人”所为,因为攻击老巢攻击后方,以强击弱仿佛不是“正人”所为,但是就是因为它的有效性甚至极有效性,所以才能在“胜战计”中占得一位。
此计的总的逻辑大概如下:只是为了救赵而去与庞涓硬拼,一是可能并无绝对胜算,二是可能得不偿失,而且细想并非智者所为,所以另想它法,于是想到他的要害之一魏国老巢,不但兵力空虚,而且是庞涓必救之地,所以必解赵国所围,而庞涓一路慌忙赶来救魏,原以为赵国不打就算了,回去救回魏国拉倒,没有想到他的状态完全被死敌孙膑拿捏住,在其回撤途中最适当地方设伏,以逸待劳,将其一举击败,庞涓如果聪明的话(当然,他并没有想到他的敌人正是被其所害惨的高其一筹的孙膑,否则,也许他会重新考虑一下,采取更为妥当更为谨慎的方法来行事的,就算攻不了赵国,但也不至于慌不择路,不但赵国未攻下,而且魏国未到就被孙膑所杀),自当猛攻赵国,一是所谓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更重要的是其实只有这样才反能救魏(因为以他的情报,应该得知齐国攻魏的原因,自然是救赵,而偏不让其得逞的唯一方法就是猛攻赵国,赵国越危急,魏国也就越安全,因为齐国本不是为了灭魏而来,所以可能反而重受庞涓所制,又转回去重新救赵而贻误救赵战机),当然,这表面上看起来是一种的战法,因为如果齐国仍不来救赵,仍攻魏呢?但是这样发展下去,其中可能的一个结果是赵国眼看本国不保,而齐国可以说背信弃义,并不来救,可能请降或者逃走,或者甚至会被逼答应和庞涓谈判,而庞涓乘机可提出不灭其国,甚至中山也可以不要(当然,此时完全可以要下中山),而要求与赵国联兵去攻击围魏之齐军,甚至如果他更大胆,也可以联赵攻或佯攻齐救魏,当然,就要看他的能力如何了,因为当时齐国可是一个大国,而他明显不如孙膑,作为庞涓同窗的孙膑当然深知这一点,所谓知已知彼,所以能一举获胜,而如果孙膑知道是另一智者在攻赵,也许他这招围魏救赵就会失效或者他会换另一种方法,比方说实在不得以而双方面对面以智以实来对攻了。
围魏救赵与避实就虚字面上很相似,都是避开对方实力强劲之处而击其虚弱之处,而围魏救赵更强调虚弱之处乃是要害之处,而且不是避实,而是调(动)实,而且最后还要击实c败实。
而原文的“共敌不如分敌,敌阳不如敌阴”,象真正的兵家会轻意受其而“分敌”吗,而且其重要之处会随意让其处于“阴”的状态吗?
而孙膑对田忌说的那句:“解杂乱纠纷者不控拳”在当时的一般冲突或说局部冲突中乃是必须首先考虑要遵从的,而如果战争全面爆发,甚至一国抱定要灭掉另一国或甚至另几国时,显然即二战前和初的绥靖政策,而其实秦国能成功灭六国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以连横瓦解了六国的合纵(说到同窗,孙庞和家的苏秦和张仪竟然都是同窗,同出自为传说中的鬼谷子门下,当然,也不知其是真是假),与二战初期有些许异曲同工。
再具体讲到围魏救赵,重点不在于其中任何一个字,而其实就是抓住对方的要害而且空虚之处实施佯击(当然,如果对方不理会的话,可能就会变成实击,因为是要害而且空虚之处,所以对方自然很大概率上是不能不理,除非如上述的另一个“庞涓”能反其道行之,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所以要能保证对方一定会来“救魏”(而且其实也要考虑对方如果不来救的话该如何处理),而且来救的同时,便不得不放弃本方正是要其放弃正是要“救”的“赵”。
这里作为被施此计的一方也要考虑到行事时或者行关键事时是否可能会被对方或某方实施“围魏救赵”之计,所以,作为防范被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