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的行为。侵华战争初期日军在上海建立了世界第一家慰安所,而且上海慰安所持续的时间最长数量最多,具不确切统计华夏将近二十万妇女被迫充当慰安妇,所以华夏是日军慰安妇主要的来源地之一。
1942年初,日军侵占菲律宾,随即在菲律宾推行“慰安”制度。1942年4月16日,日军一支部队登陆班乃岛,5月12日第一个慰安所开业,相距不到1个月时间。1992年7月,菲律宾妇女组织“慰安妇特别行动队”根据日本方面提供的线索在菲律宾进行了调查。“特别行动队”在班乃岛伊洛伊地区寻找到2家当年的慰安所遗址及有关记录。这两家慰安所一称“一号慰安所”,主要供下级士兵c士官和准军事人员使用。收费根据级别:军官为3日元,士官为15日元,士兵为1日元。另一所称“亚洲大厅”,设施较为豪华,主要供军官使用,收费6日元;士官c士兵为25日元。在班乃岛伊洛伊地区的慰安所远不止两家。据当地上年纪的人反映,当年他们曾见到“成卡车的妇女被带到了他们称之为‘巴黎饭店’的地方”。
“马尼拉的慰安所十分豪华,慰安所是没收马尼拉市布吕巴德·斯特里特附近的‘莱纳乌德饭店’,将其改名‘浪速庄’而使用的。另一方面,另一帮慰安妇——舞女从日本送到后,将其附近的夜总会卡萨马尼拉作为慰安所”。慰安所上写着“用于军事目的的第x号慰安所”,着各色民族服装的妇女坐在走廊里接受军人的挑选。《碧瑶中部地区的信使》一书的作者回忆说,她25岁那一年,日军杀死了她的父亲并占领了她十分宽大的家以后,在她家设立了慰安所,有慰安妇大约100多人。
菲律宾慰安妇的来源主要为菲律宾当地人,此外有朝鲜c日本c华夏c西班牙c美国c俄罗斯c印度尼西亚等妇女。外籍慰安妇的收费较当地慰安妇高,“朝鲜人是3元5角,日本人是5元5角,西班牙人11元,美国人15元。
1943年末,暹罗一缅甸铁路完工。为了庆祝完工,日军下令在每一个车站设立慰安所,命令6到7个朝鲜慰安妇为一组,沿铁路线而下,在车站慰安所对等待在那里的日军进行慰安,每一个慰安所大约有60名日军在等候慰安妇的到来。在缅甸某些地方,为修建暹罗一缅甸铁路而工作的外籍战俘也被允许到慰安所接受慰安,但这种情况一般不多见。
慰安所除缅甸本地人外,还有华人c朝鲜人c印度人等。缅甸仰光的日军军官俱乐部是一所按日本风格装饰的高级慰安所。慰安所有慰安妇100多人,另有女仆c厨师c理发师c裁缝若干和一名妇科医生。慰安妇中以朝鲜妇女为多,其次是缅甸妇女c华夏妇女c印度妇女和日本妇女。日军久留米师团在仰光设立了专供高级军官享用的慰安所,名叫“粹香园”,内有慰安妇150人。
在曼得勒前线基地,建有各种慰安所9家,其中有一家规模较大,拥有缅甸c朝鲜c中国c印度以及当地少数民族妇女,被日军称为“多国娘子军”。全缅甸属于日军慰安妇的人数,“估计为3200人,其中大约2800人是朝鲜女性”。所有的朝鲜慰安妇在缅甸慰安所全部使用日本名字,她们的日本名字挂在慰安所的墙上,供军人挑选。
日军占领马来亚以后即开始建立慰安所。马来亚人口中,马来人占一半,中国血统的马来人和华侨占37。由于马来亚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日本人就以“解放者”自居。因此,日军在马来亚建立慰安所一般不用或少用马来人而主要征集当地华人妇女充当‘慰安妇”。日军在马来亚的慰安所分布在全国30多个城市,几乎有日军的地方都开设了慰安所。在马来语中,慰安妇称为“佳郎·庇”,“‘佳郎’是走动的意思,‘庇’就是娼妇,合在一起就是跟着部队移动的娼妇的意思”。
马来亚的慰安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