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心灵对话。

    这也是个不一般的故事,一般的人在事业有成之后,都会安顿下来,享受丰盛的物质生活,作者却选择了轻身上路,回归自然。

    一般的人到了不惑之年,对所有的问题都像胸有成竹,作者却仍然不断在思考一串串的问题,探求生存的真意义。

    一般人对多年前所受过的帮助多半已经淡忘,作者却把感恩的心化为行动,回报其他的生命。

    世界宣明会的助养儿童计划,在过去的50多年间,帮助了数以千万计在困难中长大的儿童,让他们可以健康的成长,并得到受教育的机会,其中不少都已经成材,成为社会的中流砥柱。施恩不望报,资助人并没有要求对曾经受助的孩子做出追访调查,宣明会也没有追踪的机制,故此鲜有详细的资料让我们清楚地看到这样美丽的真实故事。受助的孩子成材后,千方百计地寻找曾经助养他的代父母,不远千里的访寻致谢,更将感恩的心延续,探访他助养的非洲孩童。

    而在此生命影响生命的过程中,作者不能自已地思想到有关生命的种种问题,人从哪里来?将到哪里去?短暂的人生意义何在?回到远离尘嚣的大自然,独处于安宁恬静的意境中,作者试图让自己的心灵苏醒。

    有人说香港人急功近利,崇尚物质,冷漠而只顾目前。然而在本书中我们可以看到一个纯真的香港人:作者对生命的热诚,将会为有心人带来感染。其实行善助人的风气,早已默默地在香港萌芽茁长,港人每年的人均慈善捐款,已跻身全球发达国家之首。因为不少的香港人,像作者一样,都拥有对生命的热情和感恩知遇之心。

    愿作者寻找真我的历程,重燃读者们对生命的思索及探求,也在此祝愿他终有一天寻得生命的真谛。

    陈思堂

    世界宣明会(中国)总干事

    第5节:贫穷--并非宿命(1)

    第一章

    ● 贫穷--并非宿命

    人皆生而平等,没有谁注定该永远食不果腹、衣不蔽体。

    贫穷,并非贫者的宿命。

    今日的香港,乃是矗立在维多利亚港口的一块翡翠,亦是南中国区璀璨版图上的明珠,珍稀、高贵、雅致而洁净。这是一个充满着商业机会,却也同时氤氲着人文气息的城市,公平、公开、公正,法律体系完善,福利制度坚实,是全世界最有名的自由港口之一。极其整洁的城市面貌,优雅老派的市民作风,高素质、高效率的行为习惯,掺杂了南中国特有的混着海洋味道的热情和本土化的传统民俗,是一个精妙、富足而令人羡慕的城市。

    在这样的环境下,如果是游客或是第一次来香港的人,或许可以感受到香港确实是一个购物天堂或享乐主义的圣地。除了这些对富有人群的体验外,也可以感受到平凡的普罗大众能够在完善而良好的政府福利体制和保护中感受到的安全和温暖--这一切都要归功于政府兢兢业业,确保老有所养,病有所医,幼有所学的诚意和努力。

    然而,很多人却不知道,今天富裕的香港,亦曾在穷困中挣扎--曾几何时,她甚至于不能够保障她的学龄儿童皆能入学读书。在贫民聚居的所谓"木屋区",人们带着怨气,每日挣扎谋生,那些所谓贩夫走卒、引车卖浆者,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而他们的下一代,小小年纪的学龄儿童,不但没有条件接受教育,还要分担家庭生活重担,帮助父母看管路边的小小生意,做学徒,或是做其他小童工所能做的事情。也有一些的儿童在没有上学的情况下,每天在无所事事中长大。

    生长在上个世纪60年代的我,也是这芸芸众生里的一个。我生长在一个有九名兄弟姐妹的家庭,排行第七,父母是典型的劳动阶层。当然那时没有什么生育计划,从传统观念上来讲,蜗居需要更多的劳动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