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下午六点。

    林辰东结束了一天的实习生活。

    换了套休闲装,走下金典的大理石台阶,跟熙熙攘攘的上班族一起上了过街天桥,随后走入了潘家园古玩街。

    其实,潘家园的正式名称应该是——潘家园旧货市场,只是这名字听起来怪怪的,所以很少有人这么叫。

    当然潘家园现在的确更像个市场,进了正门就是一排排的大棚,这是地摊区。

    比起四面的店铺区,市场中央一个接一个的大棚内的地摊更加能吸引古玩爱好者,其中不乏全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游客。

    置身在喧闹的人群中,地摊上的各种难辨真假的文玩立刻吸引了林辰东的目光。

    蹲在一个地摊前,林辰东和摊主打完招呼,拿出上大学时老妈送的那款五百万像素的数码相机,开始对着古玩拍照。

    这几乎成为了林辰东的生活习惯,一些比较喜欢而又不太懂c无钱涉猎的物件,他都会拍下来慢慢研究。

    “小林,啥时候你也真正入手一件,总是拍照片多不过瘾。”

    说话的摊主姓王,五十岁的一个小老头,他是个典型的生意人,也知道林辰东在大名鼎鼎的金典典当行当实习生,来的多了,便也熟了。

    “会的,不过不是现在。”

    四个月的时间,不管王摊主他们怎么威逼c利诱,甚至激将c嘲讽,林辰东也没买一件。

    虽然上了两年半的大专古玩鉴定课,也的确刻苦的钻研,可谁都知道古玩鉴定不是两三年就能锻炼出来的,加上家庭条件,自己现阶段打不起眼。

    如此一来,这帮摊主也对林辰东没了办法,最多说些风凉话了事。

    林辰东从没把摊主们的冷言冷语当回事,而且他坚信自己早晚会出手。

    回应了摊主后,林辰东拍了几张照片,随后去了别的摊位,只要见到自己没有见过的东西,他就会驻足拍照。

    博物馆和文玩店里一般不允许拍照,地摊要好一些,加上一个熟悉的过程,大多数的地摊摊主也就对林辰东睁一只眼闭一只眼了,最多瞪上两眼,却也不至于大动干戈。

    林辰东没有流连在古玩街,因为他还有件“大事”要做。

    三个月没交房租,这件“大事”如果成了,能交一年房租。

    倒了三趟公交车,林辰东回到了东五环附近的一栋小区,a座五单元的一间地下室就是他租住的“家”。

    屋子不大,有些阴暗,一张木床堆满了杂物,其中以葫芦居多。

    这些葫芦一看就不是普通的葫芦,而是在葫芦小的时候扣上模具而形成用来做蓄虫葫芦的“范制”葫芦,也就是人们常说的“模子”葫芦。

    林辰东是从初一就喜欢上了葫芦,当时他在农村老家上学,也不用住宿,便在家里种植葫芦。

    后来听说村里养鸣虫的老“罐家”也种葫芦,而且人家是种范制葫芦,便萌生了去学习的想法。

    对了,bj培育鸣虫,不叫“养”而叫“分”fen二声,分虫的专业者用直腔瓦罐做工具,所以称之为“罐家”。

    老罐家见林辰东一个小屁孩,也懒得教他范制葫芦。

    林辰东却不死心,只要有空就去人家那里磨,帮忙干些力所能及的活。

    老罐家见林辰东不死心,也便答应了教他范制葫芦,从此林辰东开始学习制作范制葫芦。

    第二年,上了初二的林辰东在自家院里种了一片葫芦,并用自己制作的石膏模套在了小葫芦上。

    可惜,头一年的葫芦一个都没有成型。

    林辰东不死心,将攒下的零花钱买了酒菜,再次登上老罐家的家门。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林辰东终于从老专家口中得到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