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惜最终他们也没有杀死一个人,倒是那些箭矢的攻击,让经验丰富的冯大小姐知道山,弓还只是五十步射程的。而晋王的侍卫们,那可都是一百五十步的硬弓,即便是追,也被对方虐死了。
你退我就追,你追我就退,不过追也好,退也罢,那手里面的弓都不离手,仗着自己弓是硬弓,箭是好箭,时不时还弄死几个人。
王仲宣在损失了几百人后,大感不妙,刚好不远处有一座树林,二话不说,王仲宣便带着人跑了进去,立刻吩咐所有人躲在树后抵抗,而离的远的根本就不躲在身后,而是为那些躲在树后的同伴报告丁福信等人的位置。
这么一来,丁福信就玩不转了,他只是骑马,弓箭也只不过射程远一点儿,但是这个优势却并不能把躲在树后的人给射杀,除非进到树林中,否则根本等于白射。幸好,当初柳逸也没有说要把这些人全歼了,凭丁福信的猜测,柳逸定然是想着让自己把这些人拖住就行。
王仲宣后队没有隐藏于树后,而是直接盯着丁福信等人的行动,好是好,不过也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也让丁福信更好地观察于他,如果全体都躲在树后,兴许还可以借着树木的遮掩,后面的人大多数还能逃出去,现在倒好,直接全体在这里耗了起来。
丁福信和王仲宣二人,在这里耗着,那边徐登却带着他身下的一万多人开始奔赴广州城。徐登知道丁福信那一队骑兵是诱饵,他也确实提醒了王仲宣,谁料王仲宣并不信呀,而当时的他只有那么一点人手,能怎么办?只能是跟着王仲宣一条道走到黑。
现在可不同了,在带着自己一万多人追了一会儿后,徐登忽然想到,为什么自己也要去追呢?累人不说,还一点作用都没有,自己此行的目的是什么,那是攻占广州城呀,现在广州城攻破在际,自己竟然还傻傻地想去追这些诱自己入陷阱的百多号人,真是傻呀。
想明白了这一点,徐登便带着一万多人向着广州城就进发了,而他却没有发现他的身后也跟着一万多人,那便是应死在路上的一万多人,这支一万多人的队伍正是柳逸率领的。
柳逸一开始的设想就是丁福信带领着队伍把那些留在营寨的人都给引出去,自己再在路上把设伏的敌人给全歼了,然后再跟丁福信会师,如此一来,定能获胜。
结果到好,那处伏击点,才多少人?一百多号人,全歼了又如何,根本就改变不了战局,那就没办法了,柳逸便临时改变方法,带着人马朝广州城进发,他得入城再带些人马,凭这么些人,几乎没有胜算,毕竟在绝对的优势面前,任何阴谋诡计都没用。
结果这两支队伍都想到一起去了,在太阳照亮大地的那时刻,柳逸的人马和徐登的一万多人,一前一后抵过了广州城外。
所谓仇人相见,分外眼红,两支队伍都没有站稳脚跟,便立刻展开冲刺。当然,徐登是那打过仗的文人,兵书也是没少看的,知道阵型的重要性,这一万人立刻让他分成六个部分,前、后、左、右、中、机机动六个部分,有专门负责攻击的部队,也有专门负责掩护的队伍,像机动部队,那可是专门制造麻烦的队伍。
柳逸呢并不懂得兵法,也不知道阵法的重要性,也识不了徐登摆出来的阵型突破口在哪里,至于冯氏姐弟,也是如此,也是不清楚阵法,更无从知晓这徐登阵法如何破解。
不过,幸好,这柳逸是从现代过来的,虽不识阵法,却也知道,得把人拧成一个拳头,居中调度,集中兵力猛击对方的薄弱部位,而且在战场上,机动性特别重要。是以,柳逸把大部队集中于中央,作为中军,两侧布置少许兵力,靠迂回打击对方的两翼。
而柳逸自己,则带着吴大夫还有剩下几个骑马的,拿着兵器就往徐登的边缘地带跑,目的不是杀敌,只是想把对方的阵型搞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