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2)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六肆:困蒙,吝。

    困蒙,就是指教育环境差。吝,是难行。在环境条件极差的情况下,要实施(接受)教育是非常困难的。没有人来启发教导。

    人处于困难的境地,不利于接受启蒙教育,因而孤陋寡闻,结果是不大好的。”不为蒙难所困,要走出教育的基础,走向前进。自食其力c娶妻生子后暂时失去下一步的奋斗目标,感觉无所适从(困蒙);真是教育脱困,太可惜。君子”“大人”们,绝对不应实行“困蒙”的愚民政策,若果真为如此,将为凶兆。如果求测事业c运程,大致可以这样读:你目前在事业方面的压力非常大(体卦被克),压得有点喘不过气来,想动又动不了,非常郁闷。因此,你只有冷静下来,坚守正道,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往前走,这样做就能够迎来光辉灿烂的。无论是教育工作,或是其它方面,都不可脱离现实,好高鹜远。象辞说,六四所以会蒙昧困顿,是由于脱离现实,以致孤立无援。

    我们用一个典故来印证一下爻辞中的寓意;从前孟子小的时候和母亲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c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和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之后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居住在了这个地方。

    断杼教子

    孟子虽然天性聪颖,但是也有一般孩子的顽皮。到学宫学习了一段时间后,开始的新鲜劲头过去了,贪玩的本性难移,有时就逃学,对母亲谎称是找丢失的东西。有一次孟子又早早地跑回了家,孟母正在织布,知道他又逃学了。孟母把孟子叫到跟前,把织了一半的布全部割断。孟子问为什么要这样,孟母回答说:“子之废学,若吾断斯织也!”,教育孟轲,学习就像织布,靠一丝一线长期的积累。只有持之以恒,坚持不懈,才能获得渊博的知识,才能成才,不可半途而废。逃学就如同断机,线断了,布就织不成了,常常逃学,必然学无所成。

    孟轲幡然大悟,从此勤学苦读,没有辜负母亲的期望,终于成了一位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

    杀豚不欺子

    孟母对于孩子品格的成长同样十分看重,她的“杀豚不欺子”的故事至今让后人赞叹。有一次,邻居家磨刀霍霍,正准备杀一只小猪。孟子非常好奇,就跑去问母亲:“邻居在干什么?”“在杀猪。”“杀猪干什么?”孟母笑了笑,随口说道:“是给你吃啊。”刚说完这句话,孟母就后悔了,心想本来不是为孩子杀的猪,我为什么欺骗他呢?这不是教他说谎吗?为了弥补这个过失,孟母真的买了邻居的猪肉给孟子吃了,以此教育孩子做人要“言必信,行必果。”

    万事礼为先

    孟子娶妻以后,对自己的妻子不喜欢,认为她太过倨傲。有一天,天气十分炎热,妻子从田间劳作回家,进了房间就脱衣纳凉,正巧孟子突然推门进来。看到妻子光着身子在房间里凉快,孟子异常生气,认为妻子行为放荡,不守礼节,当即就有了休妻的念头。孟母知道以后严厉斥责孟子说:你进门之前应该先敲门问屋里是否有人,才能进去,你没有敲门就推门而入,是你先失礼节,并不是你妻子的过错啊。听了母亲的话,孟子深感自己过于鲁莽,也惭愧于自己没有把所学应用于生活当中,自此对妻子芥蒂尽除,与妻子和好如初。孟母用家庭小事教育孟子“万事礼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