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形成一个圆洞;如果是背光的水珠,他就用枯枝在马皮表面灼一个黑色圆点。一个点,两个点,三个点,一共50个点,逐个烧灼成功,这就是伏羲以高超的记忆力,所描摹的华夏第一张宇宙代数图,由于它出自黄河,便称作河图。
伏羲制图完毕,像一块石头从心里卸下,顿时轻松了许多!但是,图中50个点的不同集合的数与方位代表什么呢?
他凭着丰富的生活阅历与经验,试探着加以解说。
他想,中央的五个亮点(圆洞),就是象征一个人顶天立地,面向南边,背朝北边,相应地左边为东,右边为西;前后又各有五个暗点(实心圆),代表人的双脚一前一后踏地所留下的趾印。啊,明白了,女娲去补天,不是熔炼五彩石吗?五彩石不是来自大地吗?所以,这中央代表土。
伏羲再往下看,也就是北方只有一个亮点,而与土密切的便是水,他立即感悟到水连天,天连水的情景,那简直是天水如一!
这种直觉还让他联想起臫视野里所见到的地面,大概就是“三山六水一份田”,恰好北方的暗点为六个;还有,在那寒冷日子里,只要北风一刮,冰霜常常会伴随而来,那雪花也多是六角的,这样,北方代表水。
羲见黄河怒涛并没有对人畜安全构成什么威胁,他以一种美好的心情向上游走去。他走着走着,不知不觉来到黄河的支流洛水岸边。
霎时,风急浪高,像一只昂首乌龟亮出花背迎面奔来,又是一幅奇特的图形,跃入伏羲的眼帘!一个环形的水珠链,若明若暗,在龟背上晃荡一下便消失了!
伏羲看出来了,这一个图形跟河图不太一样,很多地方全然相异。他担心与河图相混,连忙折了两根树枝,紧接着在岸边找了块平坦地方,将一根树枝插进泥土里,再拿出随身携带的绳子系在这根树枝上,然后,将绳子另一端系在另一根树枝上,并用这根树枝在地面上划了一个圆,待收起绳子与树枝后,再面对南方,在这个圆圈上描摹起那龟背上的环状图形!
首先,他站在圆心处,将中间跟河图一样的数5定位,拿树枝画空心圆圈,河图上数5的南北各有数5,现在没有了,就不描摹了。
接着,用空心圆圈在环线上分别将东方数3c北方数1定位;而河图西方数9与南方数7却互换了位置,也分别标在环线的西方c南方位置上。
再接着,用实心圆圈将数8c6c2c4依次标在环线的东北c西北c西南c东南的位置上,将图最后完成。由于这个图出自洛水,就把这称为洛书。
伏羲一口气把洛书描摹出来,站在那儿若有所思。他知道,河图方位数由双圈变为单圈,是数的运动的结果。自东开始,阴数基本上东旋而重新定位。也就是,东方数8旋至东北定位;北方数6旋至西北定位;西方数4旋至东南定位;仅南方数2反向到西南定位。而阳数除西方数9与南方数7易位外,东方数3与北方数1原位不动。有意思的是那河图中间被自己称作脚趾印的数10,在洛书中却隐没了,很可能这个图形属天地自然之数,况且中间数5已包括人了,便把标志人立于地的数10暂时撤离出去,象征着人们考察万物的生发与变化。
伏羲目不转睛地审视着地面这个环状图形,突然从阴阳相间的布点中,发现了以阴阳求方位的规律,这就是在环状布点中,凡为阳者,是东c西c南c北四正位;凡为阴者,是东北c西北c西南c东南四偏位。还发现了各个方位数字之间的特定关系,这就是,如果用四条直线,通过中央联结四方八面,那么,四条直线上的总数值完全相等:即东(3)中(5)西(7),北(1)中(5)南(9),东北(8)中(5)西南(2),西北(6)中(5)东南(4)这四组数的相加的和得15;同时,在环形线上,任意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