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1/5)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登基大典需要准备的事务繁琐负责, 刚刚结束外交工作的崔仲欢又一次投入到了筹备登基大典之中,这一回, 他换了个官名叫“尚书令”。

    龙都的朝堂沿用旧制,尚书台的长官为尚书令,在三公之下, 但到了长安, 康平未再设置三公之职,而是直接分为中书c门下c尚书三省。中书c尚书的地位一下子高了起来。

    崔仲欢以为康平不再设置三公, 是因为她经历过三公之乱,不想在西燕重演这样的悲剧, 因此撤销了司空c司徒c太尉之职, 却不知道康平设置三省, 纯粹是照搬翟融云的手记。

    那本曾被藏在睿王烈府上的翟融云手记也随着康平被带到了长安。她可一点儿也没忘了破译好友身前的著作, 在不起眼的角落里, 她发现翟融云留下的“三省六部”格局, 惊为天人,遂拿出来直接用在了长安的朝中。

    尚书台下工c刑c礼c户c兵c吏各司其职,参政议政井然有序,而尚书台外,门下中书相互制衡, 三省长官互相牵制,杜绝此前三公权力过分集中而架空皇权的可能。

    为了这个登基大典, 崔仲欢忙得是焦头烂额, 幸好新任的礼部尚书就是原先长安的地方长官, 对龙首原c明堂什么的都很熟悉,倒是为他分担了不少。

    新朝建立,百官之位还有许多空缺,好多大员都身兼数职,再加上从河西来的那些匈奴贵族不习惯汉化的官职,整个朝堂一度一团乱麻。

    慕容旭不过是个花架子,摆在龙椅上供人瞻仰的。他自己倒是已经接受了这一命运,所有的政务全都丢给康平和刘易尧处理,看着康平埋首在一堆奏折之中,刘易尧都有些心疼。

    她同崔仲欢事无巨细,一条条核对登基大典的流程,这时秋韵走了进来。她如今暂领掖庭令一职,但慕容旭的后宫只有郑珍容一个,她这个掖庭令没有后妃要管,自然一门心思投在了后勤上。

    康平抬眼看了眼她,笑道:“你穿着的这是新制的女官服?”

    秋韵答道:“赶工出来的,不算细致,但外面看起来还好。”她翻出袖口向康平展示了一下袖子内的线头,“但现在绣房也只能做成这样了,文武百官的衣服第一批已经赶制完了,这是陛下的礼服,阏氏过目一下?”

    康平只是随便扫了一眼:“也没必要那么细致,我们现在穷得很,钱都要花在刀刃上。”她又问道,“禁卫的安排如何了?”

    秋韵答:“宫中的禁卫是刘奕平在负责,宫外巡视则是贺赖孤。”

    康平看了一眼一旁埋首不知道在想些什么的崔仲欢,说:“崔先生倒是对羽林卫有经验,可惜他现在太忙了,已经无暇顾及安保方面。我们手里的人还是太少!”

    内阁全都是从河西跟来的匈奴人,对这个朝堂的运转方式一知半解,康平不想再建立一个全是胡人的政权,可她手中的汉人不过就崔仲欢这么几个。她又问:“徐先生安顿下了么?”

    秋韵道:“先暂时安排在宫内了。”

    康平说:“高熙一件事是做的对的,扩建太学,只可惜她用力错了方向。”她转向崔仲欢,“崔尚书,你说呢?”

    崔仲欢:“若要组建朝堂,光有君没有臣也是不可能的。此前在龙都蔚秀园不是已经试过盲选生员?这次在长安太学也可以用这种方式。徐先生已经做过一次,应当也是驾轻就熟了。”

    康平:“嗯,说的不错。看来徐先生一到长安就得忙碌起来了。秋韵,你去通知一下徐先生,太学的事情交给他全权处置。对了,他的学生们都跟来了吧?十一郎也来了吧?”

    秋韵说:“来了,十一郎现在不方便来面见阏氏,但托我告诉您,桓墨回国了。”

    康平闻言,看了一眼刘易尧。

    刘易尧对桓墨这个人不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