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庆国巴不得明天就和玉娴一起去逛街,可是为了照顾玉娴那边的时间安排,最后经过白大娘从中传话,双方有志一同地定在三天后,不早不晚。
白玉娴此时才了解这个时代的婚姻流程。
绝大部分的婚姻都是由媒人介绍,不过人的天性是压抑不住的,哪怕在这个灰暗而混乱的年代,依然有不少私底下偷偷谈恋爱的青年男女,但是后者有伤风化,受人鄙视,容易引起是非,所以主流还是靠相亲认识继而结婚。
年轻男女先在媒人的安排下见面,大多数在安排在媒人家,谓之相亲,双方都满意了,有的地方是男女双方交换手帕,他们这里就是男方给糖块。
相亲结束后,两个年轻人心里都愿意,就会挑个时间去逛街,两人在媒人家碰面,不上对方家的门,第一次逛街需要双方各来一个女性长辈陪着一起,一是怕年轻人脸皮薄,二是怕年轻人有心怀不轨的。逛街是了解对方的一个机会,而男方多多少少都会给女方买一点东西,条件好的扯七八尺布料做一身衣服,条件差的买条手帕。
逛街的次数不一,有的是一次,有的是多次,这个可以随意,往后几次都不用长辈陪同了,大多数人家都逛一次街,因为大家的经济不足以支撑多次逛街购买东西,逛街后就是登门认亲,接着就是定亲c结婚。
和余家约定逛街的前一天晚上,白母来到女儿的房间。
白玉娴刚刚熨好衣服,平铺在床上,为明天出行做准备。就是相亲那天穿的衣服,因为是她唯一一套没有补丁的体面衣服,哪怕是旧的,所以明天还是穿这套。
“玉娴。”白母坐在床沿叫了女儿一声,打开手里的灰蓝色手帕包,露出里面零零碎碎的钱币和票证,在女儿震惊的目光中道:“这里有十块钱和五斤粮票,你拿着,明天你和庆国逛街,别净叫庆国掏钱买东西。”
白玉娴忙推了回去,笑道:“妈,我知道你的意思。我手里有十几块钱和几斤粮票,明天都带上,用不着家里的。”原身比较受宠,清楚家里总共也就一百来块钱的积蓄。
“你手里有钱我知道,可我怎么不知道你还有粮票?”白母满脸狐疑。
白玉娴连忙道:“我在城里上学时妈特意给我换的粮票,我胃口小,加上从家里带了一些口粮,于是就省下了几斤粮票,我一直收着,忘记跟您说了。”
话,是谎言。
粮票是她自己收藏的,原身上学时换的粮票早就用完了,也巧,在她收藏的票证中竟然夹杂着四十几张本地粮票,市级的,有二十几张可用,细粮和粗粮加起来约有二百多斤。她现在有些后悔没有好好收集粮票了,这些是伯父给她的,只有三千来张,她记得穿越前有很多牛人收藏票证超过数万张,有的甚至收藏近万种票证,几乎覆盖了整个神州的各个地区。
听她这么说,白母也就相信了,麻利地收回了手帕,她知道女儿一向勤俭节约,平时的零花钱都攒着,不然不会存下十几块钱,要知道去年她的二十五块分红都交给家里了。
“那你早点睡吧,养足精神用在明天。”白母起身。
“知道了,妈。”
白玉娴等白母走后,就着煤油灯,从空间中拿出原主积攒的那十几块钱,又从本市粮票中挑出几张粮票,一张五斤面额张二斤面额和两张二两面额,二斤面额的是面粉,其他都是杂粮,粮票和钱包在一起,放进帆布挎包。
摆脱想跟着一起出门的弟弟,在白大娘家和余庆国碰面时,白玉娴就挎着这个装了随身物品的帆布包,帆布包是军绿色,正中间的部位绣了一颗鲜艳的红色五角星。
正和白大伯c白大娘寒暄的余庆国看了一眼,又偷看了一眼接一眼。
虽然还是相亲那天的那身衣服,但是白玉娴和那天很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