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他做了人做不到的事情。

    众队员哄堂大笑。刘志军跟着说道:这种机关货色,能不能坚持下来还不一定。据说他在学员队的时候,成绩并不是太好。

    蒋涛道:成绩好不好,领导一句话的事儿。你是他妈的成绩再好,表现再突出,领导一句话你也完球。

    他这句话,我十分认同。因为我有切身体会。在某些程度来讲,孙玉海的命运,恰恰与我截然相反。从入伍以来,我是领导们眼的刺头兵,甚至是心头大患。领导恨不得将我除之后快。我李正也许天生不是当兵的料儿,当初若不是区队长陈刚拼死力保,姜天天谎称有喜,或者没有在医院偶遇穿了便装的付副局长,那我绝对不可能有今天。也许是老天眷恋我,不舍得让我脱下军装。不过回味一下自己的军旅生涯,倒是觉得感慨万千。当新兵时,我不懂‘规矩’,不懂得给班长老兵洗衣服洗袜子,因此被班长和分队长视为工作不积极;后来当了骨干,又演了一出‘错把李逵当李鬼’的荒唐闹剧,致命曹队长让我在一周内写了三份检查,从此再无天日。在我孤独无助的时候,团部突然下基层挑兵,我稀里糊涂地成了姜副团长的公务员。却不料,自己竟沦落成团部职权利益的一颗棋子。后来我协助姜副团长扭转了局面,破解了周副团长的阴谋,本以为自己遇到了伯乐,跟着姜副团长能干出一番名堂,谁想姜天天一事,却又掀起了一阵阵轩然大波。几起几落,我甚至被姜副团长处心积虑地清理出特卫团好在我李正吉人天相,遇到了付副局长。

    再后来,付副局长给了我一个又一个平台,我得以发挥才能,铺下了进步的阶梯,并且被保送军校,成为一名准军官。然而命运仍然充满了崎岖和无奈,因为没能背诵一首小诗,我被发配到了仍然是由曹队长当家主事的二队,从此又进入了水深火热之。

    好在这一切都已经成为历史,我李正摆脱千难万险,终于迎来的军旅生涯最灿烂的一个春天。我竟然进了警卫队!

    多少人梦寐以求,多少人嫉妒羡慕!每每回忆起自己之前遭遇的各种阻挠和困苦,我总喜欢用那一首励志名言来安慰自己:天将降大任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

    但实际,无论是在地方,还是在部队,都较青睐孙玉海这种人。也许改变他命运的,不单单是运气。他在奉迎级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道行。正如当初的生产组老士官林学峰,这种人天生是当兵的料儿,时代的宠儿。我李正跟他们没的,哪怕付出再多,干的再累,没杵在点子,也都相当于一个零。我李正做事向来不太受环境影响,但求对得起自己的良心。领导对下属的评价,往往不够客观,带着某些私心的成分。正如某种哲学家所言,没有永恒的朋友,也没有永恒的胜利,只有永恒的利益。作为一名战士,你只有让领导觉得你对他尊重,对他存在利用的价值,那才算是一名优秀的革命军人。

    因此孙玉海的成功,有他偶然的成分,更有某些必然的因素。

    聚餐进行到一半,众位队员们纷纷去干部桌,给诸位警卫队的领导敬酒,甚至也有队员开始巴结孙玉海,旁敲侧击地打通自己的成才之路。但我却一直坐着没动,一杯一杯地喝闷酒,喝着喝着,很想笑。笑天下可笑之人,笑天下可笑之事。但到最后,我才意识到,其实最可笑的人,是我李正自己。

    次日午,局团几位重量领导莅临,召开迎新大会。

    一切无非是往日的重复,但逢此类盛事,无疑跳不出几个固定的流程:唱国歌领导讲话警卫队教官代表讲话队员代表讲话重要领导发表重要指示主持人宣布大会结束,退场。

    说白了,全是形式。那些早已听的耳朵长了茧的理论激励,像是催眠曲,引人入睡。但又不敢睡,只能直挺挺地坐着,干巴巴地等待走完过场。不过这次开训典礼,付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