怡人,实乃美不胜收。开心的我都忘了自己是谁了。但事不如人愿,我们就要分开了。”小丽也躺着说。
“姐姐象是在作诗一样,太有意思了,不走c不走,我们再玩三天行吗?还有很多景点没玩到呢。”小强坐在床上说。
“就你这个小家伙玩得最带劲,都跑疯了。再玩c再玩不要钱呀,你小孩子家家的就不懂得操心,够意思了,我都感觉累了,我们都洗洗睡吧,明天一早还要赶路呢。”余香兰又说。
“那今夜我不跟妈妈睡,和姐姐睡。”小强说。
“好吧,好吧,依着你,小鬼蛋。”小丽笑道。
余下无语。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余香兰就叫醒了女儿c儿子,濑洗完毕后,他们三人便退了房,拿上自己的东西一同走出了旅馆。
余香兰的三个哥哥原本都是本本分分,老老实实地庄稼汉,长的膀大腰圆,粗手粗脚,因为常年在农田里作业,所以皮肤都是黑而透亮。大哥余香平,中学未毕业就休学了,回乡务农。他性格比较内向,语言不多,但为人忠厚c善良c乐于助人,能干c勤快,有股子力气。久而久之,在干部和乡亲们的心目中,都视他为好后生。这样,邻村的一个家里只有个独养女的农户相中了他,将女儿许小艳说给了他做媳妇,在余香兰和洪福生结婚成家的四年前,余香平就不是招女婿又象是招女婿地住到了许家成了上门女婿,后来他和许小艳生了两个儿子。农民工进城打工成为风气之时,余香平就领着大儿子,已经二十出头的余小海到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做起了建筑工人,留下媳妇和还在上学的小儿子在家。
二哥余香顺,憨头憨脑的,说话直来直去,不会拐弯,为此常常在不经意间得罪人。但是他很勤奋c好学,年轻力壮,在以前农闲时和村上的一个老木工学了一门木工手艺。他也早余香兰两年结了婚,媳妇是本村另一户余姓家族的乖乖女,名叫余香红,因为他们都是香字辈,所以姓名只一字之差。八年前余香顺带着媳妇到海南经济开发区打工去了,干的自然是他的老本行,余香红和他在一个开发区做女子能做的工作。他们将唯一所生的女儿丢在村上,交由爷爷c奶奶照看。
兄妹四人只有三哥余香龙读到了高中,所以他精明强干,做事圆滑,会见风使舵。他迟妹妹两年结婚,媳妇是本村仅有的两三户外姓的一户人家的二女儿,名叫林红。他们俩可算是青梅竹马,从小学到高中一直都同学。结婚后一胎生了两个女儿,目前都还在读书。由于余香龙在村子上的年轻中是为数不多的高中毕业生,加上他会精打细算,故而在村子上是个富有号召力的青年才子。一九年春节过后,年仅三十六年余香龙就在本村和邻近几个村落,号召和组织了一个有四十多名男女青壮年的建筑队伍,浩浩荡荡地开到了省城郊区的高新技术开发区,加入了原先已在那里的建筑大军。余香龙自然而然地成为了队长。媳妇林红因为也是高中生,在妇女队伍中更是凤毛麟角,所以她到食堂工作不久,就被破格提升为食堂主管。
七月四日上午,余香兰c余小丽和陈小强三人到了高新开发区,找到了正在工地上指挥作业的三分队队长余香龙。
“三哥,我们来了。”余香兰称呼道。
“噢,来啦,不是讲好一放假就来吗?怎么迟了几天呢。”余香龙问道。
“家里有事给耽误了。”余香兰当然不会说是啥事。
“三舅,我前来报到。”小丽笑着说。
“你这个丫头,学不上了,要出来打工,真不知道你图的什么。学生时代是黄金时代,你舍黄金而来拣砖头,值得吗?哎,现在的年轻人无话可说。”
小丽低着头没说什么。
“这是小强吧,都长这么大啦,我很久没有见到他了,象个大小伙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