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内,只能算排名最末的高级将领,要想提高自己在西凉军中的话语权,要想在未来的一系列变故中掌握主动,华雄就得多立功劳,而伏击曹操便是送上门来的功劳。

    想到这一点,华雄立即求见董卓:“启禀相国,我们西凉军带着文武百官和无数百姓迁徙,行进速度缓慢,如果有叛军前来追袭,后果将不堪设想,因此,末将想向相国请命断后设伏……”

    还没等华雄说完,董卓便哈哈大笑起来:“哎呀,咱们西凉军中最不喜欢动脑筋的华鸿宇,也知道施展谋略,设伏追击的叛军,难得啊,真是难得啊!”

    “相国,您,您答应末将的请战了?”华雄有些不确定地问道。

    董卓没有直接回答华雄,而是转头问向李儒:“文优啊,刚才怀瑜(徐荣,字怀瑜)已经向本相国请命断后设伏,现在,鸿宇又提出这计策,你看,派谁去更妥当一些?”

    李儒略一沉思,便是回道:“依属下之见,华将军这次守御虎牢关,表现得颇为惊艳,现在又能想到设伏追兵,足以证明他是个可造的将才,从这一点上看,相国将设伏追兵的机会给他,还是比较合适的,不过,设伏追兵的战事关乎整个迁徙大军的安危,绝不容有失,因而……”

    说到这里,李儒略一停顿望向华雄,见华雄神色不变,稳重泰然,心中认可地点了点头:“因而,只他一人统军设伏,还是不够,需得经验老道的徐将军协助,才算完美!”

    对于李儒的分析,董卓很是认同:“鸿宇啊,既然文优都这么看好你,咱家就任命你为主将,徐怀瑜为副将,望你们同心协力,将这件事情办好!”

    “请相国放心,末将一定和徐将军联手,将追击的叛军杀个片甲不留!”华雄向董卓一抱拳,朗声表达自己的决心。

    弘农郡陕县某个山坳旁,华雄正和徐荣商议如何设伏。

    华雄有心交好徐荣,便是虚心向徐荣请教;“徐将军,你领兵经验丰富,依你之见,咱们该怎么设伏才好?”

    徐荣见华雄丝毫没有摆作为一军主将的架子,心中好感大增:“华将军太谦虚了,虎牢关之战中,华将军将十八路诸侯叛军玩弄于鼓掌之间,可是让徐某佩服得紧!”

    “些许手段,入不得行家法眼,华某对设伏追兵不是很擅长,还真需要徐将军多多帮衬!”

    “好说,好说!据斥候探报,我们现在所处的山坳长达五里,两侧树木茂盛,适合藏兵,依徐某之见,可由徐某领五千精兵在山坳入口处布置,而华将军则带剩下的一万精兵在山坳前方设伏!”

    “哦?徐将军可是准备先放追兵进入山坳,待追兵来到华某伏击的地段,由华某先发起攻击,一旦追兵后撤,徐将军便截断追兵退路,你我两军前后夹击,一举将追兵剿灭,不知华某分析地对不对?”

    “不错,徐某正是这么想的!”

    华雄和徐荣的意见达成一致,便各率兵马到约定地点设下埋伏。

    却说,诸侯联军攻入洛阳后,曹操得知董卓带着汉献帝、文武百官以及无数百姓逃往长安,便劝袁绍统率诸侯大军追杀董卓。

    可袁绍觉得将董卓赶出洛阳,已经大功告成,不但不组织诸侯联军追杀董卓,反而整天聚集各路诸侯饮酒作乐。

    曹操对以袁绍、袁术为首的众诸侯失望透顶,大怒之下,只带本部兵马前往追杀董卓。

    追击途中,曹操派斥候打探到董卓一行已经到了弘农地界,便分兵两路,一路由自己亲自统领,沿着董卓所经路线追击,另一路由曹仁统领,绕路赶到董卓队伍前头设伏。

    曹操一路马不停蹄地进军,在闯入华雄和徐荣设伏的山坳好一阵后,才发现这山坳两侧树木茂盛,适合埋伏兵马。

    霎时间,一道不祥的预感涌上曹操心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