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像延和帝所言那般,文忠仁文首辅是一位通达率性之人,为人睿智通透。
换句话说,就是文老太爷很有人情味儿。
这种人情味儿体现在方方面面,体现在生活中细节方面。
但凡提及文老太爷,便无人不挑起手指赞一声“真君子也”,然,此君子非迂腐之君,便是对待后代晚辈,他也总是和颜悦色,鲜有以威压人,便是对女儿孙女儿也爱护有加。
因此,当他得知嫡亲的孙女儿平安回归,且已产下他的曾外孙时,文老太爷第一反应是惊喜交加,接着便摇头低叹“未必如人意也”。
故而,文老太爷即使被大夫要求“不可远行”,却依然故我坚持入京,为的便是为孙女儿解决难题。
古人常言“桃李满天下”,这句话形容文老太爷再精准不过,他亲自带出来的十八个学生,个个儿名满天下不说,就连那些徒子徒孙也遍布朝廷内外。
树大根深,人脉至于文老太爷而言,简直可以说信手拈来。
别看他老人家告老还乡,就凭他手上那把武业皇帝钦赐的c不许他退还的金戒尺,就足以让许多高官望而生畏,他的存在和影响力,不管冯广闻愿不愿意接受,都给他的前程铺了路。
只要冯广闻是明白人,那么文老太爷的话,他就不能不听c也不敢不听。
更何况,文老太爷已经用自己的实力,彻底赢得了他这个外孙女婿的发自内心的尊重和敬意。
可是,文老太爷却没有用他的威严来让冯广闻做什么,抵京第二天,他亲自登门,和孙女儿文氏静谈了两个时辰,待他出来之后,冯府一直僵持不下的局面被打破了。
“陛下,那冯老太太本人,也非是冯首辅祖父的原配嫡妻,她要算来,是冯老太爷嫡妻的亲妹子。”冯保常这话,将延和帝十足的兴趣又调起来几分。
“这倒越发像话本儿啦!你给朕细细说来!”
“奴婢遵命!”
冯老太太的姐姐嫁给冯老太爷之后,诞有一子,只可惜,刚养到能上族谱时,便因天折;冯老太爷的原配夫人也因思子心切,故而染病不治。
而冯老太太当时,也是因为岁数不小,又守了望门寡,娘家怕她受气,索性长女嫁的冯家人不错,加之两家人都不想断了往来,故而两边儿一拍即合,便让冯老太太嫁到丰家,做那填房。
这段事儿,随着冯老太太生下子嗣c在冯家立住跟脚而渐渐褪去,除却必要祭拜,冯老太太也基本不提她填房的身份,因此在搬离老家之后,冯家的邻居有朋大多不知道这么段儿事儿。
但是,文老太爷却在和亲家商谈吴氏母子身份时,将它搬出来了。
“吴氏明媒正娶不错,此中缘由,怪不得识千c怨不得吴氏,只可怜了老夫那孙女儿和曾外孙儿,说来道去,也只能叹一声造化弄人!”文老太爷抚着胡须,慢声道,“识千啊,老夫将孙女儿许你之时,曾有言曰,汝不可轻易纳妾,若老夫孙女儿三十而无子,汝可纳一你,可记得?”
“识千记得!祖父,按理说,君子一言九鼎,只是”冯广闻看着一旁抱着儿子c面带凄然的吴氏,面露不忍。
“始乱之终纳之!”文老太爷摇摇头,“虽然你聘吴氏一事,未与我文家相商,然当时老夫孙女儿无有子嗣,你冯家行事虽然不尽情,却也不算失理若让你强行把吴氏降为妾室,怕是你心里要有怨气。”
“识千不敢!”冯广闻闻声,立时再次起身行礼,连道不敢。
文老太爷却冲他摆摆手:“是不敢也,非无有也人有情,胜于无情,老夫孙女儿不怪你,老夫也知你难处可,你也要体谅老夫怜爱孙女儿之心。”
“识千明白。”
“不,你不明白!”文老太爷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