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3/4)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哪里不舒服吗?”耳边又传来彩逸关切的话语,把他从久远的回忆中唤醒。

    “哦,没什么,这一对小人儿真是幸福,我也想闭上眼晴体会一下。”他急忙睁开双眼,有点难为情地为自己剖白,却猛然发现眼前的彩虹、公主和王子都不见了:“咦?他们....去了哪里?”他急切地环顾四周。

    “他们飞走了,不过只要有这两株草在,不论他们走到哪里,都会回来的,这里是他们永远的家。”彩逸手拿着灵草,望着它已合拢的花冠,动情地说。

    石基看了她一眼,觉得这个女孩不仅天真而且还很善良。于是他踏着剑光,来到她的面前,将自己手里的另一棵雄草递过去:“这个,给你,你可以带他们回去,将它移植到青城山的圣母洞里,这样,他们就不会无家可归了。”说到这,停顿了一下又道:“也许有一天,我还能有机会看到他们。”不知为何,石基说了这么一句,他见彩逸看了自己一眼,当时也没在意,以为她表示欢迎。

    而后来石基真的因故上青城,在圣母洞重又见到了阔别已久的一对小人。当然,并不是花旗圣母格外的开恩,没有将他们拿来做yào引子炼丹,其中另有缘故,此为后话,暂且隔起不提。

    正当彩逸高高兴兴收下石基给她的灵草时,空中忽然亮起一片红光,接着便听到一声马的嘶鸣。

    “小白马。”石基耳闻便知,蓦然回头,看到一朵祥云载着一红一白,瞬间到了他俩的面前。

    “智云禅师,你让我好等啊。”石基一见,高声地喊了起来:“还有,小白马,你去了哪里,想死我了。”他又急忙过去,将祥云中的白马一把搂住,好似当初同它一起坠崖时的相抱一样。

    那小白马乍见主人,也是眼晴一亮,绽放出神彩,前蹄上扬,如人一般扒住石基两肩,欢快地嘶鸣。

    来者正是石基等了半日的智云禅师,他见石基如此这样,不觉念了一句阿弥陀佛,一扬宽大的袖袍,将自己连同他二人一马裹起,一起降落到了佛母洞前。

    而彩逸见了大师,更是上前拜谢前辈救命大恩。石基与小白马一番亲热后,留下它在洞外的井边饮水,然后随同大师和彩逸一起走进洞里,于洞中的石室内坐下,聊起别后的情景,这才知道智云禅师因何姗姗来迟。

    原来,智云禅师早在石基辞别灵鹫寺的前一天晚上就离去,动身回南台佛母洞。

    当时他并没打算要带走小白马,到是受万方方丈一番慨叹之词的触动,说是此马前身为佛负经载像,五百年转世,方又遇见此主(指柳石基)。其人根行深厚,仙缘不凡,是不可多得的道中贵友,日后更是前途无量。只可惜他已被华山的匡zhēn rén收纳为门下弟子,否则此人若归本门,更是文殊再生,又为一世。

    智云禅师被方丈这么一点,也有同感。自打他见到柳石基第一眼,对这年轻英俊的后生便有一种似曾相识的好感,如同是见了前世的自己。正因有这种特殊的感觉,他给石基占卜过一卦,从卦象上看,石基是重劫在身,磨难重重,这一点与自己十分相像。虽如此,但终将化险为夷,日后成为大器,貌似比自己更胜一筹,全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吧。

    他想,佛道本是一家,不分彼此,修炼的法门各异罢了。他入谁门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能帮他点化迷津,引渡其身,为日后脱去重劫才是关键。说不得我老和尚,暗里助他,只当尽绵薄之力。

    于是他决定带走小白马,以此好让它的主人寻至佛母洞,如果有缘,破去禁锢,他或许能参看到井底洞壁上的佛门图示,解得内中玄妙,这全凭天份,无须强求。

    这百余幅的图解,可说是他终其一生所修的一部形象化的佛门结晶,看去虽只百来余招,变化不离其中,但若能参悟至上乘,却可演化出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