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这东海之上有三岛,名为三玄岛。这三玄岛有大小之分,大岛叫做灵石岛,为主岛,左右各有白石岛和青石岛,三岛呈品字状,间隔沟谷,海水徜徉其中。
说来也怪,这三玄岛离泱泱神州中土有万里之遥,其间暗礁怪石万千,汹涛骇浪喧嚣连天,只有这三玄岛风平浪静,水波不兴,宁静如画,向来都是海族的栖息之地。每年的开春之际,海面群鱼戏逐,海鸟翔集,蔚为壮观。
千百年前,这海岛本为海鸟聚集之地,无人居住。一日,从海面漂浮而来三名溺水之人,泊岸得救,自此后,这几人便在这海岛居住,每日修习些奇异道法。承日月精华,东海之灵,终成大器。
其中一位年长者,道法通天,呼风唤雨,腾云驾雾,无所不能。遂创立三玄门,自称三玄道人。其他两位亦自称为莫空,莫有,跟随其后。
那三玄道人生的腰粗臂长,威严无比,却有着一颗普善之心。每日日出之时在灵石岛
圣灵石上讲道,只讲到日落而止。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从不间断。如是徐徐过了数十年,那山上的树木草石便皆具灵性,每日开坛讲道讲到会意处,则频频点头,风声落叶声不止。而那四面的游鱼飞鸟海族生灵也闻声而来,直至日落时分也迟迟不忍离去。
到了三玄道人百年归老之际,嘱咐莫空莫有二位道:“我此生杀孽无数,罪恶匪浅。虽穷尽一生殉道赎罪,却可叹道微德薄,不及万一。每每想到神州故土征伐不息,血流成河,我等却偏安一隅,实为不忍。望二位秉承遗志,宣道故土,止战息兵,虽九泉之下,亦为欢心。”
那三玄道人死后留下《法术》一经。莫空莫有两道人争而夺之,各得半卷,取名《法经》和《术经》,刻经于白石和青石两岛石碑上,各称自家所习经书为正统真经。莫空和莫有两人虽说资质平庸,却颇有些干才。为遵守三玄道人临死之前的遗嘱,二人西渡孽海至万里之遥的神州中土挑选精干少年各十名带至三玄岛日日受教,各修《法》《术》二经,自此香火鼎盛。两人相约每年三月三日起潮时,为武试殿会。从法c术两宗各抽取精英弟子数人,轮换比武,胜出者才有资格西渡宣道。而两宗也将每年一度的武试殿会当做衡量本门本宗兴衰荣誉的重要标志。
起初,莫空道人所领导的法宗屡屡得胜,而莫有道人所领导的术宗每每失利。究其原因,只因三玄道人每日讲道授经便讲的就是这《法术》一经的前半部《法》经。于是,这莫空道人便有了先天之利。而这后半部《术经》本身远比《法经》晦涩难懂,《术经》单道以微弱人力借助风雨雷电之威,驾驭五行之术,改天逆命。《法经》却讲的修身养性,顺天应地的黄老之学。
于是就这般辗转了五百年,法宗日益的鼎盛,术宗却愈加的式微。
常言道:五世道行,五世道藏。这五百年对于绝大多数的文宗武道鬼派仙学来说,可谓一个轮回,一如潮起潮落,花开花谢一般,否极泰来,盛极而衰。
这一年,孽海出现了一群海族妖孽,因五百年前三玄岛上听道于三玄道人,从此启智开慧,修真炼法,自成一脉。加之海底蕴藏无穷阴寒之力,促成灵邪之法,一时妖气大盛,盛极一时。而那些海族一直将三玄岛视为上古海族圣地,便纠集四方海族合力围攻三玄岛。
三玄门自三玄道人仙逝,虽说弟子众多,却因法术两宗争斗不休,实则外强中干,鲜有道法超群者。众门徒面临海族围攻,只好坚壁清野,以死抵抗。如此坚守了三年,门徒死伤大半,元气大伤,而三玄门覆败似乎就在顷刻之间。
也许是上天还眷念着三玄门徒,不忍见到其数百年基业毁于一夕间。于此时,在数百宗徒中降下一个卓然超群,不世出的道学奇才,其以一颗混元珠斩妖无数,降服四海,终保得三玄门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