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
第(2/3)页
关灯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对了,香豆每顿饭也可吃几匙。”

    王好为被拘押着开始了炒豆生涯。第一天,他努力炒了八盆豆,炒坏了两盆。上了扣款帐。又因失手打碎了盛油碗,屁股不轻不重挨了两棍子。第二天他更加努力,炒了十盆豆,有一盆不合格,上了扣款帐。没有挨打。第三天,他认识到这哪是炒豆,简直是在炒钱,干活时注意每一个细节,终于没有再炒坏的。并因为工作程序熟悉和手法熟练起来,产量增长到十盆,验收全合格。第四天,同样全部验收合格,数量又增至十五盆。后来一些日子,他轻车熟路,入了正轨,极少有不合格香豆,数量稳定在十五六盆。挨打也十分鲜有,即使一时疏忽,挨一下子也不重,走走过场而已。

    6c“款爷”被逼搞发明

    一晃一个多星期,规律化的劳作和起居,王好为身体强壮了。心情也变得平和。心底里对今后有了某种希望。只是感觉这活儿累,一天腰酸腿疼的,晚间写小说又用脑,一躺下就呼呼地睡去,呼噜打的山响。不过,这和身上被摘c被割掉某些物件相比算得了什么呢?简直是活在天上了!

    可事儿没那么简单,没过几天,新的指令又来了。李三儿来传达说:“下一步,你要想办法增加日产量,一个月内达到日炒五十盆豆方可!”

    王好为怀疑自己听错了:“啥?一天炒五十盆?白天黑夜连轴转也完不成!”

    李三儿立起眼睛说:“你是猪脑子?不给你一个月时间想办法吗?到时达不到,就不准你现在的活法儿!”

    王好为又头皮发麻,想想说:“那除非用机器炒。”

    李三儿说:“路子对,可买不着专用设备,你不是机械本行吗,不挺能琢磨吗?拿出图纸来,老板负责找地方做。”

    王好为明白了,绕来绕去正题在这里。李三儿又说:“你白天炒豆,晚上研究设计,反正一个月要达到日炒五十盆指标。你看着办吧。”

    “晚间不写小说吗?”

    “小说停一个月,专心研制机器!”李三儿又板脸瞪眼,“老板可说了,到时设备研制不成,就把你按废物处理——摘肾割肝!”

    这下,王好为又面临危机。白天炒豆,晚上不得不把脑子发动起来。他是学机械的,又有办厂研究产品的经验,觉得搞炒豆专用设备并不是很难。思路一开始就对劲儿。他想,社会上已有现成的炒瓜子c花生的滚筒式设备。因炒香豆多了炸锅(热合)加调料的过程,那滚筒方式功能就不够。现在用电太贵,只有烧煤。设备下边该是铁炉灶,炉灶上边该是一种能够前倾的便于豆子炸锅和出料的锅。在炉子的后上方才是能炒豆的旋转的滚筒。这滚筒必须能按需要调整筒前的高低,便于投豆和放豆又考虑排烟c用什么材料c计算所需动力瓦数等等

    路子通了,他就计算,接着就画草图。李三儿早派人送来了纸笔和尺等工具。先一比一按实际需要大小升图,逐一计算出各位置和尺寸,然后是部件图他细心的做着,仿佛又回到他那创业的年代。

    大约忙了六七个晚上,草图勾画出来了。王好为深通此道,又静下心来从头思考,寻找失误和不合理之处。觉得有十分把握了,才开始完成正规图纸。

    总共才十来天,王好为就把全套图纸搞完交上去。

    王好为心情忐忑地等消息。他能不急吗?一个月里达不到规定的产量,他就没这个活法啦!他对眼下的处境,对李三儿的话已深信不疑。

    样机终于提前两天送来。机器做得不错,外型挺美观。王好为兴致勃勃,在李三儿和看守的围观注目下,迅速的接好电,启动按钮,滚筒就平稳的转动起来。搬动几个功能开关,也都正常好使。接着就是底炉点火,进入炒豆程序了。炒豆过程也还顺利,只是头一次使用这台机器,笨手笨脚罢了。二十分钟后,第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